近日,在靖宇县大沙河村集体经济的大棚里,栽培的5万袋吊袋黑木耳迎来采收期,一串串木耳菌袋从棚顶直挂下来,菌袋上新鲜的黑木耳长势喜人,个个耳大肉厚,乌黑靓丽,驻村工作队联合村干部及贫困户正在忙着采摘黑木耳。现已产干木耳达1200余斤,预计整个生产期可产干黑木耳6000余斤,总产值可达20万元左右。
大沙河村是靖宇县的非贫困村,是市委办、市交运局、市民政局、市党史办和市森警支队包保的帮扶村。该村位于靖宇县东北部,距离县城14公里,区域面积20多平方公里。大沙河村有2个自然屯(大沙河屯、冰湖沟屯),全村耕地面积5528亩,主要作物以玉米、大豆、芝麻为主,全村总人口444户,1034人,常驻人口280户,522人,贫困户126户199人,贫困户占28%,已脱贫123户193人,2020年新识别贫困户3户6人,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种植业、养殖业、务工收入等,2019年村民人均年收入:12686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5218元。
为扎实有效地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市民政局与市交运局、市委办等帮扶部门积极开展对靖宇县大沙河村的帮扶脱贫工作,本着市场导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经过调查摸底、产业研究、参观调研、制定计划,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将“吊袋”黑木耳、贝母等种植作物列为优化大沙河村产业项目,作为该村致富的主导产业。三个单位选派6名政治素质高、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群众工作牢的机关干部组成驻村工作队,帮助村里扎实推进黑木耳种植产业持续健康发展。6月中旬以来,大沙河村种植的“吊袋”黑木耳已进入全面采摘阶段,在种植基地里到处都是满怀喜悦的村民采摘木耳、背运木耳、翻晒木耳忙碌的身影。在市交运局、市委办和市民政局等部门的帮扶下,脱贫攻坚工作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为大沙河村开辟一条特色农产业脱贫致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