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白山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 >> 乡村振兴领域/脱贫攻坚领域

白山市地税局精准扶贫谋新篇

  按照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分工,市地税局包保帮扶长白县八道沟镇西大坡村和江源区砟子镇砟子村,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市地税局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思想为指南,持续加大扶贫攻坚力度,针对两村实际情况,通过政策牵动、宣传推动、典型带动等措施使包保村实现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实现脱贫致富。

  一、明确目标谋共识

  落实责任强保障。对接工作伊始,我局积极联系配合部门,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韩雷为组长的市地税局包保贫困村脱贫攻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加强组织保障,形成规范的精准扶贫工作体系。制定《白山市地方税务局包保贫困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

  提高认识早部署。市局党组书记、局长韩雷多次主持召开会议,认真学习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精神,专题研究部署市局精准扶贫工作。经过市场再调研,确定西大坡村发展乌鸡养殖扶贫项目,砟子村发展黑木耳种植扶贫项目。其中为西大坡村投入资金9万元,与村委会一起组建凤山乌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全面负责乌鸡养殖的供、产、销工作。为砟子村投入资金10.4万元,与大山合集团合作定购春耳菌70000棒,八宝食用菌合作社定购秋耳菌80000棒,发展木耳产业带动脱贫。

  聚焦考核定规划。根据国家省际交叉考核、第三方评估以及市级督查中反馈的精准识别不够、脱贫质量不高、帮扶工作不实、扶贫举措不够精准、扶贫资金监管有待加强等五大问题,进行自查整改,进一步提升帮扶成效,确保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二、走村入户连民心

  派队驻村真帮扶。抽调6名驻村干部组成驻村工作队全力以赴开展帮扶。扶贫队员全身心投入真情帮扶,不顾烈日炎炎,不怕狂风骤雨,上山下乡、走村入户进行现场踏勘和走访,及时宣传扶贫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意识,努力创造村民群众认可的扶贫业绩。

  党员结对全覆盖。采取党员领导干部和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方式,对精准识别核定的36户贫困户,分别安排机关9个支部对接,实现帮扶全覆盖。

  浓浓关怀暖人心。开展“精准扶贫文化下乡”春节联欢晚会,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扩大扶贫政策宣传范围,丰富贫困户精神文化生活。联合长白山报社为贫困户送春联献祝福,开展春节文化扶贫。结合“地税微力量 实现微心愿”党建品牌创建,为贫困户捐助衣物4000余件。开展扶贫知识有奖竞答,将脱贫攻坚工作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法治建设等相关工作相结合,进一步提高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联合白山爱尔眼科医院,深入包保村开展免费诊疗活动,并对筛查的白内障患者实行“费用全免”的治疗措施。

  三、立足产业谋发展

  畅通扶贫信息路。为促进农村互联网电子商务服务发展,市地税局为包保村免费安装电脑,并辅导村民用好电商平台,开展线上销售渠道。利用中秋节等假日销售契机,协助西大坡村合作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电商平台推广西大坡乌鸡蛋,已销售产蛋8万枚,实现销售收入12万元,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贫困户人均增收800元。

  精准扶贫谋新篇。坚持因地制宜和科学谋划,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示范带领作用,让贫困户“跟着看,跟着干,共同富”,大力发展养牛、白羽鸡养殖和蒲公英、大棚蔬菜种植等脱贫新项目。坚持因户施策,对无劳动能力和因病致贫的,协调办理低保证和残疾证,采取政策兜底与产业项目分红相结合方式脱贫。

  四、服务群众显真情

  美化环境添光彩。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工作,于道路两旁植树栽花种草,清理垃圾死角,规范杂物乱堆乱放现象。

  公共服务上台阶。两年来,完成两村600余米机耕路工程,修建进村公路边沟270米,完成进村公路硬铺盖350米,修建进户硬化路400米,增加路灯两盏,改造标准化牛舍7户,新建垃圾收集点10余处,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提升。

  大力宣传造氛围。我局高度重视扶贫宣传工作,在市政府扶贫专刊、长白山报、省市局网站、新华网等平台转载扶贫信息100多条,全面营造全社会合力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