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白山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 >> 乡村振兴领域/脱贫攻坚领域

合力攻坚,让希望升腾——市政协机关帮扶临江三合城村脱贫纪实

市政协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重要民生工程,盯紧“两不愁、三保障”,下“绣花”功夫,与包保部门白山银监分局、临江市政法委一道,全方位帮扶三合城村脱贫。

一、吹响冲锋号,绘就新蓝图,投身扶贫主战场

三合城村,鸭绿江边的小山村,距离临江市20公里,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产业单一,贫困发生率较高,285户1200口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达到36户64人。按照市委部署,市政协迅速行动,配强领导力量,汇集优势资源,调动精干人员,全面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市政协主席裘会文将扶贫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先后7次深入三合城村,看望慰问贫困群众,了解就医、住房和产业等情况,带头谋划、落实帮扶工作,主动为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市政协机关包保贫困户党员领导干部深入村中实地考察,与村班子和村民开展座谈,面对面交流,近距离谋划,点对点帮扶,把“精准”要求落到实处。

二、筑牢新堡垒,夯实硬基础,模范引领真帮扶

市政协在帮扶中瞄准班子建设不放松,通过选举、选派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与扶贫干部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加强班子建设,强化村班子执政能力,提升为民办事能力,奠定扶贫坚实基础。信念上强化,物资上资助。市政协帮助完善村部设施,包保单位为村部购置电脑、办公桌,为村阅览室购买安装图书和图书架,用实实在在的举措让村里受益市政协和帮扶单位组织机关干部与贫困户手拉手、结对子,协调政策资金2万元,发动党员干部捐款3万余元、120余件,在春节、中秋等重大节日走村入户,访贫问苦,送去温暖。扶贫先扶智,帮扶更精准。组织村民到通化地区种植人参、天麻等中草药成功经验的村子参观,鼓励支持村民发展特色种植,并为中草药销路找市场,帮助农户开辟致富新路。开展免费医疗,协调市医院专家,在三合城村开展义诊,为村民发放常用药品,让村民免费就医。筑牢坚强堡垒,党组织作用得到彰显。村班子、村民党员带领全体村民,在市交通局和扶贫干部支持下,维修田间村路4.5公里,解决了往年三合城村村民春种秋收,需要穿梭于田间路,人难走、车难行问题。

三、建设新农村,营造好环境,打造靓丽三合城

带着问题扶真贫,带着感情真扶贫,市政协机关干部和包保单位打出包保帮扶“组合拳”。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吕春吉多次带队,会同相关人员研究协调落实项目和资金,改善村容村貌;驻村工作队与村干部协助一个自然屯易地搬迁,让66户居民包括贫困户13户、21人搬进新建高标准房屋;带领村民清理路边沟3000余米,垃圾堆10多个,柴草垛30多个,维修厕所15个,联系临江市环卫处设置了5个垃圾点;为四道沟镇联系危房改造资金15万元,争取住建和发改部门危房改造补贴3.2万元,出资2万元对贫困户王再欣42平方米的危房进行翻盖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裘会文多次调研对接,要求交通部门尽快解决三合城村出村道路路况极差,村民出行、种地难的问题。市政协、白山银监分局驻村干部与村干部多次到交通部门,说明情况、寻求支持。临江市交通局克服工期短、施工难等困难,投资1千余万元,12.55公里的村路10月初竣工。

四、发展新产业,摘掉穷帽子,助力走上致富路

发展产业才能确保被帮扶群众收入持续增长,生活不断改善。这是稳定脱贫的重要因素,更是市政协帮扶主攻方向之一。按照这个目标,市政协等帮扶单位积极帮助三合城谋划致富产业,扶贫项目多点“开花”。协调临江市投资260万元,在沉陷区改造新村屋顶安装光伏发电设备,可发370千瓦时,预计今年可实现利润20多万元,带动全村和邻村的贫困户脱贫;与白山银监分局协调贷款300万元、争取财政扶贫资金30万元、临江市委组织筹措资金10万元,投入到四道沟俊峰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村委会连续两年收取利息和分红23.7万元作为解决贫困户帮扶资金协助村民成立绿色食品合作社,借助微商平台与市场对接,打造绿色食品产业品牌;利用自身资源,结合全市旅游大环境,发展绿色旅游产业,确保全村贫困户在兜底的情况下增加收入。产业兴旺,效益明显。村集体收入大幅增长,2016年收入达到10万元,比2015年增长一倍2017年实现收入11.4万元,再创新高

从调查研究到谋篇布局再到明确方向,从多方协调到真情帮扶再到奋战一线,市政协机关以心换心沟通、俯下身子帮扶,与包保单位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截至目前,已完成脱贫11户20人;2017年代表临江市连续两轮接受省第三方评估、省扶贫专项检查,考核验收结果较好;今年扶贫工作有序推进,按期脱贫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