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扶贫,点滴见爱。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在扶贫的道路上,白山市人社局直属机关党委把真情帮扶作为一种常态,把点点滴滴的爱汇聚成河,滋润贫困群众的心田。
“党的政策好啊,这么多好心人帮我们建新家,让我们祖孙俩有了温暖的家,……”李玉兰激动地握着人社干部的手说。
李玉兰家住浑江区上甸子村,她的丈夫、女儿、儿子都已经不在了,儿媳也改嫁了,自己带着上初中的孙子生活。市人社局的领导干部在周芳中发现李玉兰家的房屋门窗都已经破旧变形、屋顶漏雨发霉、室内家具残破……于是他号召全局党员干部伸出援助之手,筹集资金3万余元,举全局之力为老人进行危房改造,近一个月的工期,逾百名人社党员出资出力,使老人有了个崭新且温暖的家。对接帮扶的监察支队支部还不定期到李玉兰家中走访,为其送去桌椅、柜子、新衣服、床上用品等,时常帮助老人收拾院子和室内卫生,为老人理理发、陪老人聊聊天,老人身体不好,日常用药支队支部全部承担,用实际行动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老人心中。
人社局机关二支部在走访中发现,八十多岁的特困户邱爱珍居住在一间破旧的平房里,时值深秋,因为门窗不严,家里非常冷,院子坑洼不平,到处积水,老人年老体弱,无力收拾。机关二支部党员自发带来了工具和材料,为老人在门前搭防风棚,用塑料布封住漏风的窗户,用沙石水泥将破败的小院铺垫平整,切实为老人改善居住环境,让老人感受到关爱。
邢增文老人手指伸不开,丧失劳动能力,女儿在外地打工,他自己独居,做饭等日常生活都是靠住在附近的妹妹或邻居照料,入秋后,天气渐冷,负责包保他的机关三支部党员主动捐款1000多元,为老人买了一车煤,并负责将煤卸车运送到煤棚,解决了老人冬季取暖的大问题。
“感谢叔叔阿姨们的帮助,我才能顺利升入高中。今后我一定更加努力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将这份爱传递下去。”在白山市一中读书的小林同学心怀感激地说道。职教中心支部在认领了小林同学为帮扶对象后,不仅给予小林同学物质上的帮助,更是在精神上不断对其加以鼓励,时时关心小林同学的学习状况,及时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勉励她不要因为暂时的窘况而丧失斗志,要用知识改变命运。为了让刚刚初中毕业的小林同学能继续求学,市职教中心的党员干部为她办理相关手续,联系到市一中读书,并承诺承担其高中三年的所有学杂费直至圆满完成高中学业,开学当天即为她交付近3000元的费用。支部领导时常去看望她并亲切交谈,小林同学表示一定努力学习,给关心爱护她的人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市医保局支部坚持为患强直性脊髓炎的王杰捐款送药,经常去慰问,鼓励他活下去的信心,并承担了其上高中的女儿全部的学杂费,现孩子已升入高三。在医保局支部的帮扶下,王杰全家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因为他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照和爱护。
机关五支部帮扶对接的困难户何同江因双侧股骨头坏死,丧失劳动能力,院里有个大坑一直无法整修,为他及家人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在驻村干部的帮助协调下,机关五支部连同街道、村委会出资出力,同花费9000余元,拉来25车砂石,为何同江把门前的大坑铺平,并修缮了他家的仓房、牛棚和篱笆墙,让何同江真正实现了住得安心、住得放心、住得舒心。
市人社局机关党委一直心系长白县胜利村建档立卡的三位贫困老人,多次强调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驻村干部要尽自己所能孝敬老人,在提供政策帮扶、物质帮助的同时,也能够让每位老人都能拥有“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晚年生活,提高老人的安全感、幸福感、满足感。在扶贫活动中,程显津多次与三位老人亲切交谈,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并送去慰问品。为了能让老人更多地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前往扶贫慰问的市人社局干部有时会为老人做晚饭,与帮扶老人齐聚一堂,吃农家饭,聊天交谈,场面热闹其乐融融。白菜、黄瓜、煎饼等家常菜,也吃出了别样的味道,既暖胃更暖心。
“常态化”的入户走访和扶危救困,让扶贫更深入、更精准。白山市人社局党员干部伸出的援助之手犹如一盏盏明灯,点亮了困难群众对生活的希冀和向往,照亮了他们前进的道路。据统计,白山市人社局各支部累计筹集资金14万余元,走访贫困户70余次,使受帮助的群众心里暖暖的,打心眼儿里为人社干部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