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3月6日,白山市召开加快推进全市乡村振兴和重点村建设专题会议,安排部署2023年全市乡村振兴和重点村建设等各项重点工作,狠抓落实,确保各项重点工作高质高效推进,奋力谱写白山全面乡村振兴新篇章。
会上,白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由志强,副市长高继刚分别对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和乡村振兴各项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各县(市、区)党委及政府分管负责人就乡村振兴和重点村建设等相关工作情况进行汇报。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分管领导,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主要负责人及市重点村工作专班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抓好乡村振兴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围绕“三农”工作主线,着力推动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要全面提升“软实力”,强弱项、补短板,全力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抓重点、破难点,提高政治站位,聚焦重点任务,强化组织保障,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春季行动。保春耕、强建设,紧盯农资供应,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高质量推进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建设,全力抓好粮食安全生产。
会议强调,要按照“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目标要求,紧抓重点工作,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上台阶、见实效。突出把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作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完善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时刻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开展“抓产业促就业稳增收”行动,将庭院经济发展与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帮扶车间和小额信贷共同推动,探索“庭院经济+”、共享庭院等发展模式,打造一批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重点县、乡、村、户。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发挥“小额信贷”在脱贫群众产业发展、创业就业中的扶持作用,支持有能力脱贫群众就业创业。强化资金项目全程绩效管理,全面提升衔接资金使用效益。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统筹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重点围绕农民参与乡村建设、高校助力乡村建设、开展“我的家乡我建设”群众性活动等方面,探索鲜活的工作实践,让农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推进“千村示范”创建,继续推进2023年58个示范创建村“干净人家”评选活动开展全覆盖,“爱心积分超市”建立全覆盖。抓好“百村提升”行动,加快推进20个提升村各类项目落地实施,做到早开工、早见效。同时坚持以“四以四为”为引领,全力推进重点村建设。
会议强调,乡村要振兴,文化必赋能。着力加强设计,深入挖掘长白山元素,对民间故事等文学作品中的优秀成果进行梳理汇总,融入乡村文化产业,彰显长白山文化元素的独特魅力,构建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产业体系。借助全省“百村提升”行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推进“1+8”重点任务,即创建一个国家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完成8个重点示范村的年度建设任务,打造文化赋能乡村振兴金名片,示范引领全市乡村形成“一乡一品”“一乡一艺”“一乡一景”发展格局。统筹推进乡风文明,全力实施乡风文明“十个一”工程。通过丰富农村节庆活动,培育本土网红赋能乡村振兴等,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总结经验,创响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品牌,抓好文化惠民、文艺悦民、文旅富民,奋力开创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