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白山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 >> 养老服务和社会福利领域

“五抓五破”构建具有白山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

  自入选2022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地区以来,白山市聚焦市区经济困难的居家失能老人家庭照护痛点,建成1400张家庭养老床位,为2829名老年人开展助洁助浴、委托代办等上门服务16万余人次。以项目为抓手,探索形成“五抓五破”工作模式,基本建成了机制健全、功能完善、示范带动、队伍稳定、产业融合的白山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成功打开我市养老服务工作新局面。

  抓组织保障,破解机制不健全问题。被确定为试点地区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民政、财政和项目地区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项目推进组,建立联动机制、明确部门职责,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项目实施期间,将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两项重点工作纳入民生实事、政府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强力推进,制定《白山市为老年人办实事清单》、《白山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除了对项目的服务对象提供政策保障外,还面向社会老年人从养老、就医、出行、文娱、健身、权益保障等方面提出23项暖心实在的服务举措,真正为老年人办实事、解难事。出台《白山市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服务机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规范、服务质量等,以标准规范引领全市工作开展。
  抓现实需求,破解功能不完善问题。通过提升行动,了解到我市失能(失智)老人基数大、护理需求强烈,而专业的照护机构在我市还处于空白阶段。以市级层面为中心,带动所有县(市、区)谋划建设了浑江区板石康养院、江源区老年特护院、抚松县养老服务中心等8个护理型、普惠型公办养老机构建设项目,可有效解决失能(失智)老年人专业照护难题。其中投资1亿元建设的白山市医养服务综合示范园区,内部包含老年养护楼、失能失智老年人养老院、老年人休闲广场、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服务设施,设置失智照护专区和380张护理型床位,是我市目前投资规模最大、配套服务最完善,集专业照护、医养融合、康复护理、候鸟旅居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公办养老机构。
  抓特色带动,破解示范样板不多问题。一是项目带动。在提升行动期间同步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多数老年人观望犹豫甚至不愿意接受改造服务,浑江区、江源区通过对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居家上门服务两项工作的政策宣传和成果展示,带动全市2700余名服务对象范围之外的老年人家庭主动申请适老化改造。二是理念带动。为解决独居、空巢、高龄等老年人吃饭难题,兼顾解决其他有需求的老年人就餐问题,长白县较早建设了老年食堂,按照“市场运作、政府补助、服务群众”的理念,将志愿服务、基层治理、社会组织、市场主体等资源有机结合,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价廉、卫生便利的助餐服务,其特色做法得到中央电视台及省市媒体10余次的宣传推广,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学习标杆。2023年我市新增、新建21处老年助餐设施,初步形成了“政府引领,社会力量、养老机构、志愿队伍、餐饮企业共同参与”的五位一体助餐格局。制定老年助餐服务设施三年发展规划,三年内新建改建合作助老餐厅和助餐点293个,力争实现老年人较多且居住集中、助餐服务需求较高的村、屯服务设施全覆盖。
  抓保障激励,破解人才不稳定问题。专业照护人才短缺和不稳定的服务团队一直是制约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时问题更加凸显,养老护理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流动性较大。我市不断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在“育、聚、引、留”四方面发力用劲,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多措并举育人才。定期与人社部门开展养老护理员和失能照护技能培训,每年免费对养老护理员、社区工作人员、失能老人家属开展培训不少于200人次。提升行动项目实施期间共培训571人次,达到近五年历史培训记录新高。二是创新载体聚人才。每年举办一次市级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通过赛前辅导、技能比拼、现场观摩、设置奖项等举措,进一步调动广大养老服务工作队伍“岗位练兵,技能成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养老护理人才职业认可度和社会认同感。三是搭建平台引人才。对符合条件的高校学校毕业生及其他困难群体,进入养老机构专职从事护理服务工作的护理员,给予5000元-1万元的一次性入职奖励资金,吸引更年轻、更专业的人才加入养老护理行业。四是激励保障留人才。落实养老护理员奖励制度,对在同一机构连续从事护理工作达到一定年限和获得技能等级证书的护理员给予岗位补贴和一次性奖励补贴,激励从业人员延长连续在岗时间,保障机构服务水平和稳定性。
  抓融合发展,破解产业不丰富问题。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康养资源,积极探索健康养老与旅游、教育、医疗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将白山市打造成为“老年友好型城市”“长白山地区健康养老城市”。一是养老+旅游。推选抚松县仙人桥镇温泉村、抚松县仙人桥镇大青川村为吉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项目。白山市仙人桥温泉旅游度假区入选吉林省首批中医药旅游试验基地首批名单。二是养老+教育。依托白山市老年开放大学,开设书法、绘画、剪纸等12门老年课堂,组织8000余人次的老年学员参加“为霞满天”“幸福晚年”等活动,与6个社区公建老年人社区学习中心,真正为老年人搭建健身娱乐、文化养生的平台。三是养老+医疗。在全市范围铺开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登记备案养老机构全部与临近医院签订服务协议,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99家,占综合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88%,更好地满足老年群众医疗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