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白山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 >> 基本医疗卫生领域

破伤风,小伤口,大风险

 

认识破伤风 

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经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阵发性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或伤口较深并合并有氧菌感染的情况下容易生长繁殖(有氧菌消耗氧气使厌氧菌容易繁殖)。破伤风杆菌在泥土及铁锈中多见。 

感染破伤风需要同时具备的条件是: 

组织开放性损伤,创口较深; 

受到外界破伤风杆菌侵入; 

创口内有失活组织或局部组织缺血缺氧。 

一般创伤(如生锈的铁钉扎伤、木屑刺伤、深部刺伤等)时,破伤风杆菌可污染深部组织,如果伤口外口较小,伤口内有坏死组织、血块充塞,或填塞过紧、局部缺血等,就形成了一个适合该菌生长繁殖的缺氧环境。如果同时存在需氧菌感染,后者将消耗伤口内残留的氧气,使破伤风更易于发生。     

破伤风只有受外伤时才可能引起,其死亡率虽然较高,但发病率还是较低的。因此只要注意防范,遇到外伤时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治疗,对破伤风感染是不需要过于恐慌的。    

表现特点 

破伤风潜伏期通常为78天,可短至24小时或长达数月、数年。潜伏期越短,预后越差。 

在感染破伤风杆菌后表现为: 

1)前期可出现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局部肌肉发紧、烦躁不安等。 

2)前期症状持续1224小时后,可出现典型症状,张口困难(牙关紧闭)、蹙眉、口角下缩、咧嘴苦笑、头后仰。 

3)背、腹肌同时收缩,躯干因而扭曲成弓,形成角弓反张侧弓反张 

4)膈肌受影响后,发作时面唇青紫、通气困难,可出现呼吸暂停。 

   

上述发作可因轻微的刺激,如光、声、接触、饮水等而诱发。间隙期长短不一,发作频繁者,常示病情严重。发作时神志清楚,表情痛苦,每次发作时间由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强烈的肌痉挛,可使肌断裂,甚至发生骨折,还可引起尿潴留、呼吸骤停。病程一般为34周,如积极治疗、不发生特殊并发症者,发作的程度可逐步减轻,缓解期平均约1 周。但肌紧张与反射亢进可继续一段时间;恢复期还可出现一些精神症状,如幻觉、言语、行动错乱等,但多能自行恢复。 

处理方法 

目前对破伤风的认识是防重于治。但一旦发生破伤风杆菌感染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呼吸道通畅。 

减少刺激,破伤风病人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而发生肌肉痉挛、抽搐等情况,所以避光、声等刺激;避免骚扰病人。 

一旦发生肌肉痉挛,不可随意按压痉挛的肢体,防止骨折、舌咬伤等。 

立即送医院。 

    

何时需要专业帮助 

 受伤后,若伤口比较深,一定要去医院进行伤口清洗消毒并进行破伤风抗毒血清的注射。 

 伤口如果受到灰尘或者动物粪便污染,或存在异物,及时到医院就诊。 

 一旦怀疑感染破伤风,一定要去医院接受专业的治疗。 

温馨提示: 

 破伤风是可以预防的,在受伤后应该认真仔细清洗伤口,并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当伤口比较深,或是被钉子、木头等尖锐物刺伤、扎伤后,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原则上是越早越好,通常推荐在外伤 24 小时内注射。但如果超过 24 小时,如无感染症状出现,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也是有效果的。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需要皮试,若过敏,可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一般表浅的创口或擦伤经过及时处理后,不需要打破伤风抗毒素进行预防。 

 一旦出现任何不适,都应该及时前往医院寻求专业的救助。 

    

    

  内容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危急时刻,如何急救?》 

     者:金静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