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白山市人民政府2016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17-03-16    点击数:

  一、基本工作情况 

  (一)概况 

  1.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一是明确了市政务服务中心为全市政府信息公开主管部门,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秘书长任副组长,政府办、监察局、人社局、宣传部、编办、法制办、财政局、发改委、保密局等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负责推进、指导、协调本行政区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二是各县(市、区)参照市政府做法,成立由行政一把手担任组长的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 

  2.人员配置。全市共515人从事该项工作,专职人员110人;兼职人员405人。做到了各县(市、区)政府有专门机构、专门人员负责该项工作;市本级各部门、单位设置了专兼职人员负责该项工作。 

  3.制度建设。我市根据《条例》和省政务公开工作要求,重点加强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及各部门网站建设,将不涉密的政府工作规划、领导分工、政策法规、重大事项及与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等予以主动公开。建立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制定印发了《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明确了政府重大决策范围,确保行政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4.工作部署。制定下发了《2016年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和《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方案》,将全市政务公开重点工作事项和责任部门进行了落实,明确了全市政务公开的方向和重点,细化了目标任务,落实了相关责任。在开展政务公开的过程中,各地、各部门牢固树立了公开就是诚信、公开就是纽带、公开就是监督、公开就是效率、公开就是形象的新观念,为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学习、培训情况 

  2016年全市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38次,举办各类培训19次,累计接受培训人数1525人次。 

  (三)回应解读情况 

  截止20161231,全市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711次,其中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26次,政府网站在线访谈37次,政策解读稿件发布91篇,微博微信回应事件419次,其他方式回应事件249次。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公开的数量 

  2016年全市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2620条,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12条,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12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开数223件。 

  (二)公开的形式 

  全市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其中,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182条,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38388条,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7976条,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4117条,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2832条。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申请情况 

  2016年,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34件。其中,当面申请12件,占35.3%;网上申请13件,占38.2%;信函申请9件,占26.5%;传真申请受理0件。 

  申请主要涉及财政、人社、教育、药品食品监督管理、电业等领域,主要涉及的问题包括:城市公用附加费的征收依据、就业创业政策、货车限行等的相关规定、城市维护建设税率说明等问题。 

  ()申请处理情况 

  2016年,在全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中,已答复的34件。 

  在全部信息公开申请答复中,属已主动公开范围的11件次,同意公开的14件,同意部分公开的4件,不同意公开答复的1件,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3件,申请信息不存在数1件。 

  四、行政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2016年,全市共发生1件因政府信息公开引发的行政复议。 

  五、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和减免情况 

  2016年,全市未发生与政府信息公开相关的收费和减免情况。 

  六、2016政务公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行政权力运行信息公开情况。我市印发了《关于加强市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监督管理的意见》,推行权责清单阳光运行、 精细管理、动态调整、监管转型、资源共享、融合贯通,实现企业、群众少跑腿而办成事,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各部门已依法在政府门户网站公布权责清单。市财政局按照财政部、省财政厅要求,已在其部门网站公开再就业地方配套发展专项资金、特殊家庭扶助资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刑事被害人救助专项资金、涉法涉诉救助专项资金等专项资金管理信息。 

  按照省政府相关要求,我市于2月开始积极筹划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工作,最终确定拟取消23项。并于630日以政办发12号文件正式下发,同步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对外公布。为确保清理规范无遗留部门,部门无遗漏项,服务事项目录无错项,我市结合工作实际,指定专人负责,逐项梳理涉及本部门中介服务事项、中介服务设定依据。公开涉及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62项。 

  2.市场监管信息公开情况。一是推进市场监管公开透明。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市场监管等领域的行业主管部门制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分别从抽查内容、组织实施、抽查比例、检查程序、结果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并根据法律、法规、规章修订情况和工作实际进行动态调整。建立双随机抽查机制。实施双随机执法检查,通过机选或摇号等方式,从市场主体名录库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从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中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及时向社会发布抽查情况和查处结果,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加强企业信息公示工作。积极有序开展市场主体名录库建立工作,制定并印发了《建立市场主体名录库工作方案》,组织全市38个部门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网(吉林)查找各监管的企业,按照行政许可项目,市直建立市场主体名录库30多个,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的监管范围。同时,建立健全企业对外公示信息的各项制度,将企业登记的信息第一时间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式网(吉林)对外进行公示。 

  3.政务服务公开情况。一是为配合省政府加快建设政务服务一张网 构建市县区统一的网上政务服务体系,积极推动我市电子政务集约化发展,我市印发了《白山市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工作方案》,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白山市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领导小组,根据全省统一标准,制定我市一张网建设总体技术解决方案,做出总体投资预算。同时,召开白山政务服务网建设工作启动会议,安排部署工作任务。制定工作任务分解表,细化工作内容,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完成时限。二是为确保行政权力运转全程可考核、有追踪、受监督,我市行政审批全流程运行管理系统已全面运行。各县(市、区)网上开证明工作也均已上报,等待省里审核。 

  4.政府投资的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情况。对于涉及政府投资的重点项目,按照审批的相关制度,我市在审批过程中就已及时将相关信息网上公开。白山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严格按照PPP项目程序和要求进行项目推进工作,先后在长白山之窗网站上进行PPP模式资格预审公告、招标公告、预中标结果及文本公示,并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在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系统对有关项目信息进行录入,确保第一时间将我市PPP项目的政府参与方式、拟采用的操作模式等相关信息向社会公布。 

  5.减税降费信息公开情况。运用各类宣传途径,通过办税服务中心窗口公开、电子载体公开、新闻媒体公开、集中场所公开、各种会议及培训会公开等多种方式,发布最新税收政策,及时更新各类涉税信息,集中进行政策解读和常见问题答疑,切实让纳税人及时了解到所需的各类信息,方便其办理各类涉税业务。 

  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的相关要求,我市将《吉林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和《吉林省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在市政府门户网公布。   

  6.扶贫信息公开情况。通过扶贫开发简报、政府外网、吉林日报、长白山日报、市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对外公开我市扶贫开发措施、进展、成效等方面信息,同时向各县(市、区)发放《扶贫开发百问百答》、《扶贫小额信贷政策问答》等相关政策解读宣传册。让全市居民及时了解我市的扶贫工作动态及相关扶贫政策,形成全民参与、全民监督的良好脱贫攻坚氛围。我市以全国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系统数据库为依托,与中国联通白山分公司共同研究开发了白山市精准扶贫云平台系统,目前,云平台和手机客户端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行。该平台设有基础信息、系统设置、贫困户信息、日常工作、工作成果、轨迹管理、统计报表、行业支持情况、部门包村情况9大模块,可对帮扶工作进行全程监控,确保资金流向明晰、政策落地有反馈,项目落实和贫困人口受益有迹可循。 

  7.就业创业信息公开情况。通过在网站上传相关政策、公告栏张贴宣传单、大厅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公开就业创业相关补贴申领条件、申领程序等信息,做好集中展示。加强面向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就业专项政策的公开,及时公开就业供求信息,扩大就业信息服务的受众面,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8.棚户区改造信息公开情况。我市住建局部门网站设立了住房保障、阳光征地拆迁、房屋征收补偿专栏,对棚户区改造政策、规划计划、征收补偿方案、安置房建设情况及时公开。建设项目在项目建设地点设立了工程公告,项目的基本信息都在公告牌中注明。 

  9.社会保障信息公开情况。及时对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信息进行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公开,提高公开信息的达标率。在低保和特困人员公开方面,重点公开低保标准、补助水平、办事申请流程、农村贫困家庭预算办法等情况;在临时救助方面,按季度重点公开救助对象的户次数、救助水平、资金支出等情况。及时发布全市受灾相关事宜、受灾群众办事流程、救灾应急措施方案等,做好减灾救灾信息公开工作。 

  10.环境保护信息公开情况。在市环保局的部门网站上实时发布空气质量信息,并于每季度公布环境质量季报,让公众及时准确的了解白山市环境质量信息。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受理、审批和验收全过程公开,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积极推进规划环评,建立重大项目环评审批跟踪服务机制,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环保局部门网站设有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专栏,及时公开排污单位环境监管信息,督促排污单位公开污染治理效果,强制公开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白山市2016年重点污染源基本信息、重金属污染防控重点单位名单以及每季度国控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结果均已公开,推动了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减排信息公开方面,对重点减排工程建设和进展情况信息工作进行了公开,加强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信息公开,及时发布减排核查结果。公布了白山市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减排许可证名单和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 

  11.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情况。市财政局按照省财政厅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稳步推进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在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市本级的2015年财政总决算和2016年财政总预算,同时督促指导全市70多个单位将2016年财政预决算情况上网公示。 

  七、2016年议案提案办理情况 

  人大建议61件,代表建议分布情况为:财政经济方面3件,教科文卫方面6件,城建环境资源方面23 ,农业与农村方面3件,内务司法方面7件,其它方面19件,涉及25个承办部门,5个县(市、区)。政协委员提案63件,提案分布情况为:综合类13件,城建环保类19件,农林水类2件,工交财贸类6件,科教文卫类16件,公安司法类7件,涉及24个承办部门,3个县(市、区)。 

  八、2017年工作安排 

  2017年,我们将继续以中央、省关于加强政务公开工作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公众需求为导向,以民生事项为重点,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协调各地、各部门抓好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工作,加大主动公开的力度,充分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努力营造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一)强化管理和责任。继续强化组织领导,理顺政务公开工作机制,切实把政务公开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健全承办机构,明确具体工作人员,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原则,强化管理和责任并落实到人。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制度,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 

  (二)加强监督检查。加强考核监督,强化激励和问责。定期对各部门网上信息发布情况进行督察,对公开工作推动较好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进行表彰;对重要信息不发布、重大政策不解读、热点问题不回应的,将严肃批评、公开通报;对弄虚作假、隐瞒实情、欺骗公众,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依法依纪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三)组织政务公开教育培训。在未来三年内对从事政务公开工作人员轮训一遍,每年制定业务培训计划,组织开展政务公开工作业务培训和研讨交流。着力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政务公开理念,提高指导、推动政务公开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确保政务公开工作稳步推进。 

  (四)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力度。一是全面推进行政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夯实工作内容。二是继续加大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力度。着力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公开;大力推进民生领域信息公开。对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建设、分配、管理等各环节、食品生产、销售、安全标准,环境超标污染物监测、治理、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处理情况,生产安全事故应对、处治、调查、处理等大众关注、关心的问题重点公开。三是继续加强政策解读,积极回应公众关切,发挥新闻发布会、政务微博、微信等平台的正面舆论引导作用,拓展公众参与度,提升政务公开能力。四是继续抓好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加大教育、医疗、供水、供电、供气等公共领域的办事公开力度。坚持行为规范、公开透明、优质高效、便民利民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各类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白山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20173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