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白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2017-10540
分  类: 其他 ; 通知
发文机关: 白山市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17年03月27日
标      题: 白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白山市矿泉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的通知
发文字号: 白山政发〔2017〕5号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06日
索  引 号: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2017-10540 分  类: 其他 ; 通知
发文机关: 白山市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17年03月27日
标      题: 白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白山市矿泉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的通知
发文字号: 白山政发〔2017〕5号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06日

白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白山市矿泉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的通知 

 

白山政发〔20175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事业单位,中省直单位: 

       现将《白山市矿泉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白山市人民政府             

                          .                                                                                                                  2017327日            

 

 

  

   

 

长白山天然矿泉水是目前国内外稀有的高品位矿泉水,是世界三大优质矿泉水之一,是吉林省矿泉水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品牌。

白山市地处吉林省东南部,是长白山林区重要组成部分,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优质、丰富的天然矿泉水资源,成为长白山矿泉水资源的主要富集区,并批准成为首家“矿泉水可持续开发示范区”,名至实归,获得国际饮水资源保护组织命名的“中国白山国际矿泉城”的美誉。随着国民收入水平提升和对高质量生活水平的追求,人们饮水安全和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矿泉水的市场需求呈快速增长势头,白山市天然矿泉水产业大发展迎来重大战略机遇。

为全面贯彻落实《长白山区域矿泉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吉政发〔201513号),切实加强长白山区域矿泉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合理开发利用白山市域内矿泉水资源,做大做强矿泉水产业,根据《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长白山区域矿泉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的实施意见》(吉政办发〔201533号)精神,编制《白山市矿泉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

规划范围:白山市全境。

规划期限:20162020年。

 

 


一、发展基础和背景

(一)发展基础

1.矿泉水资源分布及特征

白山市境内广泛分布地下深层火山岩、第四系玄武岩,原生孔洞裂隙及构造裂隙发育,为地下水的汇集、赋存与运移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构造环境。丰沛的降水资源提供了水源补给保障,茂盛的植被形成了良好的水源涵养条件。降水渗入后在深部含水层中汇集,并沿构造破碎带和相互贯通的原生孔洞裂隙带运移。地下水在运移过程中充分与硅、镁质围岩接触,在温度和水气压力作用下,致使围岩中的非晶体SiO2不断溶解并进入地下水中而形成偏硅酸,当地下水中富集的偏硅酸含量达到或超过《饮用天然矿泉水水质标准》(GB8537—2008)中界限标准时便形成了饮用天然矿泉水。矿泉水形成后在运移过程中,遇下游阻水断层和弱含水岩体阻挡,使水位抬高,并溢出地表,形成矿泉群。区域内大多数水源均以泉的形式自然涌出,这种天然矿泉水资源储量的丰富程度和类型的多样性在吉林省乃至全国都是罕见的。

白山地区火山地貌完整,生态环境优越,水文地质条件独特,综合形成了优质天然矿泉水资源。白山市天然矿泉水资源具有三个显著特点:

一是生态环境良好。规划区矿泉水水源位于原始自然的长白山腹地,森林覆盖率达89.1%,年降水量在7001400毫米之间,水源涵养良好、补给充足,形成了最为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最良好的矿泉资源生态环境,具有较好的生态优势。经国家、省有关权威单位检测,矿泉水中所含细菌、大肠杆菌总数基本为零,挥发酚、氰化物、亚硝酸等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德国权威机构Fresenius研究所,按照世界最严格的欧盟矿泉水标准和德国矿泉水标准,采用世界最先进仪器和检测方法,对水样进行了241项指标的检测,得出结论是,吉林省白山市矿泉水天然、纯净、无污染、偏硅酸含量高、有毒有害物质含量极低或未检出、不含人为污染元素,各项指标符合德国(BGB1.1S.1036)和欧盟(80/777/EEC)矿泉水标准,并与产于阿尔卑斯山的世界著名品牌伏维克(Volvic)矿泉水水源极为相近,潜在价值高,开发潜力巨大。长白山的良好生态,赋予了白山市矿泉水“尊贵、神奇、自然、生态”的高贵品质。

二是资源储量丰富。白山市矿泉水资源储量大,流量稳,分布相对集中,具备大规模开发的条件。经过近20年的观测,矿泉涌水量十分稳定,变化幅度<5%。这些矿泉多数呈条带状分布,矿泉之间相距仅为2—3公里左右,便于集中开采。目前,白山市下辖四个县市共发现天然矿泉144处,其中靖宇县38处,抚松县41处,长白县59处,临江市6处;已勘察鉴定水源43处,其中靖宇县18处,抚松县19处,长白县6处,允许开采量总计达到244386m3/d。此外,江源区还拥有十分丰富的山泉水资源,目前已勘探可开发矿点30余处,可供开采利用矿点10余处,其中日涌量大于2000吨的四处,其中位于长白山老岭山麓天然森林中的白水泉,日涌量超过10000吨,是国内唯一的一处天然麦饭石山泉。

三是水质优良独特。全市天然矿泉水大多以偏硅酸型、锶型、碳酸型、偏硅酸与锶复合型为主,富含钙、镁等常量元素,以及硅、锶、锂、硒等29种微量元素,pH值多呈弱碱性,一般矿化度较低,口感极佳。其中,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10种,比法国依云矿泉水多出2种,部分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医学价值和保健功能逐渐得到验证。含锶、硒、偏硅酸等特殊矿物质的天然矿泉水源不断被发现,如,抚松县漫江天水泉偏硅酸含量超过每升60毫克,抚松鑫浪泉矿泉水锶含量达0.48毫克/升,江源富德麦矿泉锶含量在0.20.4毫克/升。目前,已发现特种矿泉9处,具有开发特种水、功能水、医疗健康水的独特优势。

2.推进矿泉水资源保护与建设

——科学实施矿泉水资源与水源地保护工程。推进矿泉水水源地保护区建设,成功申报抚松、靖宇升级矿泉水水源保护区,2012年靖宇县获国家批准建立“吉林靖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用以保护天然矿泉群及赋存和形成的生态环境系统与火山地质遗迹;开展实施优质水源地保护工程,加强对保护区内重点水源地进行基础性保护和水源地加固工程,为有效促进保护区生态自然属性恢复和发展,实施开展了“保护区植被恢复”和“保护区村屯整体搬迁”工程,基本实现保护区核心区及缓冲区内无居民活动。

——有效加强矿泉水水源生态环境监测。2005年,国家饮用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户白山,是全国饮用水最权威鉴定机构。与吉林大学、北京奥特美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研发了“长白山天然矿泉水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并在靖宇国家级矿泉水保护区得到应用。该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受到王秉忱等多位国务院参事高度评价,同时填补了我国在矿泉水科学监测方面的空白。该监测系统主要是通过对靖宇水源保护区内矿泉水源的生态环境、气象、水质、水量、水温的实时动态监测,利用监测的有关信息,研究矿泉水的水质、水量、水温的变化规律及环境、气象、水文对矿泉水的影响,建立矿泉水质量预警系统,确保城镇居民饮水和矿泉饮品企业用水安全,进而使矿泉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更科学、更规范。

——深入开展矿泉水资源科学研究。成立了“白山市长白山矿泉水科研所”,并与白山市矿泉水监测中心、吉林省地质勘察院、德国Fresenius研究所、新西兰饮水检测中心、国际饮水保护组织及省内各大院校建立了矿泉水研究协作关系,并完成一些国内、国际矿泉检测合作项目,成果非常显著。同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联合建立了“长白山天然矿泉水科研基地”。与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合作开展了“长白山天然矿泉水特征组分析”科研项目,确立了长白山矿泉水的水质特征和区别于其它区域产品的明显优势。与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合作开展了“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微量元素健康效应评价”科研项目,对长白山天然矿泉水中各种微量元素及其酸碱性的健康效应进行了评价,为长白山天然矿泉水资源开发提供了科学、可靠的理论依据。2011年,国土部批复靖宇天然矿泉水保护区为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基地”。截止目前,全市国家级、省级矿泉水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达到918.6平方公里。

3.矿泉水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在矿泉资源开发利用上,坚持高站位、高起点、大手笔的开发原则,严格执行“投资亿元以上、产能不低于20万吨”的行业准入制度,推动优势资源与战略集团的强强联合,先后引入娃哈哈、农夫山泉、恒大冰泉[]、康师傅、天士力、吉林森工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目前,全市共有矿泉水生产企业25户,设计总产能为1161.2万吨/年,形成现状产能为1025万吨/年,实现产量为385万吨/年。

1白山市矿泉水产业发展现状及分布

序号

企业名称

设计生

产规模

(万吨/年)

2016年底

产能

(万吨/年)

生产线

条数

水源地名称

天然流量

m³/d

1

白山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

30

30

2

五龙泉

1656

2

农夫山泉吉林长白山有限公司

209

209

12

九龙泉、神龙泉

6880/6391

3

康师傅(吉林)长白山有限公司

30

30

3

青龙泉

5632

4

恒大长白山靖宇矿泉水有限公司

200

200

6

银龙泉

4391

5

吉林长白山天士力矿泉饮品有限公司

20

20

1

天士力泉

1440

6

靖宇县海源矿泉饮品有限公司

40

40

3

巨龙泉

10527

7

靖宇县德亚矿泉饮品有限公司

10

10

2

桃源泉

1244

8

吉林省九鼎饮品科技有限公司

10

10

1

参女泉

156.81

9

靖宇修元矿泉饮品有限公司

30

30

1

双龙泉

765.84

10

吉林省松海泉饮品有限公司

20

20

2

松海1

348.19

11

吉林长白山天泉有限公司

30

30

 

 

 

12

吉林省瑞富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20

20

2

地下深井水

 

13

吉林长白山福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6

6

1

 

 

14

长白山吉源矿泉饮品有限公司

6

6

1

五龙泉

2008

15

吉林森工集团泉阳泉饮品有限公司

80

80

9

泉阳泉、世稀泉

4500/90

16

抚松百璟长白山天池实业有限公司

40

40

2

锦江泉群

1089

17

吉林森工集团泉阳泉泉阳饮品有限公司

50

50

3

泉阳泉

4500

18

农夫山泉抚松长白山饮料有限公司

81.6

36

2

 

 

19

农夫山泉抚松长白山天然矿泉水有限公司

63.6

63

5

莫涯泉

36000

20

抚松县鑫浪山泉水厂

10

10

2

鑫浪泉

300

21

长白县

乐天长白饮料有限公司

3

3

2

双山龙泉

200

22

富德麦矿泉有限公司

100

40

4

 

 

23

吉林斯维特饮品有限公司

12

12

1

湾沟镇和平村

116

24

白山市江源区奥陶山泉水业有限公司

10

10

2

大阳岔镇路庄子村

116

25

吉林省乾一浓饮品有限公司

50

20

1

 

 

 

合计

1161.2

1025

70

 

 

近年来,白山市江源区规模以上山泉水企业发展亦呈迅速扩大态势。目前,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山泉水项目4个,设计年产能达到562万吨,其中:富德麦矿泉饮品有限公司、乾一浓富锶山泉水有限公司山泉水项目已基本建成,建成后年产能可达到50万吨和100万吨;修正集团修元山泉水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年产能可达到400万吨。山泉水产业将成为浑江区最具有优势的产业之一,目前对全区范围内16处山泉水点进行了调查检测。

4.矿泉水开发配套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依托矿泉饮品产业发展,全市以纸质、塑料包装产品为主的包装产业以及物流运输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截止到2016年,全市包装服务企业有9户,包装用纸生产能力50万吨/年、包装纸箱2亿平方米/年;与矿泉饮品相关的物流运输企业发展到16户,运输能力达到250万吨。

5.长白山矿泉水文化价值概念有效凝练

长白山天然矿泉水的文化价值得到进一步挖掘,“尊贵、天然、生态、安全、健康、营养”等文化内涵逐渐丰富,科学饮水、健康饮水、饮长白山天然矿泉水的理念日益成熟。一是以平台促矿泉文化挖掘。2007年成立了“长白山天然矿泉水文化研究会”,创办了《矿泉文化》会刊。该刊得到国务院参事和专家学者肯定,于2012年被纳入中国矿业联合会矿泉水委员会主管,并在全国发行。二是以活动促矿泉文化宣传。定期开展矿泉水文化系列活动,通过举办矿泉节、文艺演出、书法绘画展览等文化艺术活动,弘扬矿泉水文化。2014年,靖宇县承办了《环境与生活》杂志开展的“寻找中国好水”大型活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环境报、人民网等20多家媒体和相关网站全程跟踪报道。三是以交流促矿泉文化发展。通过矿泉水文化研讨会等形式,与国内外深入交流矿泉水文化成果,丰富矿泉水文化内涵。2004年,靖宇县建立了全国唯一的火山矿泉群国家地质公园和火山矿泉群地质博物馆;2015年,临江市在中国健康产业促进会评选中,获得“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矿泉水开发方式粗放、产能利用率低

目前,全市矿泉饮品共有500余种,其中高端矿泉水4种,产量5.97万吨,仅占全市矿泉饮品生产总量的2.91%,特色饮品、功能饮品、健康饮品研发和供给明显不足,部分产品直接对涌出的矿泉水资源进行过滤后装桶、装瓶,生产方式相对粗放,企业产能利用率低问题突出。2016年,全市25户矿泉水企业总计产能1025万吨,统计数据显示产量为385万吨,产能利用率仅为37.6%

2.产销分离导致产业财税流失严重

由于地方政府执行政策不规范,引进的企业大部分功能单一,只把白山市做为矿泉水生产基地或者是生产车间,而把企业总部、销售中心、结算中心、研发中心等则设在外地,产销分离问题较为突出,与此相对应,生产环节定价过低,企业在销售环节加价,利税却不在本地缴纳,致使销售环节税收外流,税收贡献率低。比如,娃哈哈销售总部设在杭州,恒大销售公司设在深圳,吉林森工集团泉阳泉销售公司设在长春,康师傅销售公司设在沈阳等。从成本与销价配比看,存在价值转移问题,当地利益被转移到营销地,比如,2014年恒大集团出厂价格与营销价格差异过大,加价比率为1585。据不完全统计,由于产销分离,近年来,全市税收流失近4亿元。

3.物流滞后严重制约产业发展

交通和物流瓶颈严重制约产业发展。一是铁路运力低,以靖宇为例,靖宇至辉南铁路最大运输能力只有365万吨,层级较低,运输时间过长,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二是公路运力低,受铁路运输限制,全市矿泉饮品大多靠公路运输,且运输工具多是40吨以上的挂车,但全市公路等级相对较低,公路承载力不足,存在路面受损、无处停靠、交通拥挤的问题;三是物流仓储能力有限,缺少大型的仓储物流中心,物流枢纽和物流中转的转运方式和转运的技术设备落后。

4.配套产业发展滞后

目前来看,白山市与矿泉饮品有关的辅助产品加工、销售、研发等行业少,产品的“产销”体系还不够健全,矿泉水开发的产业链尚未形成。主要体现在,一是产业与企业配套能力弱。根据测算,“十三五”时期,全市矿泉水产能将达到2100万吨,但目前包装材料生产能力仅50万吨,彩印能力仅为3000万平方米,供求差距巨大;二是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不高。目前,全市矿泉饮品配套产业主要集中在包装和印刷,包装企业9个,印刷企业1个,且大多是投资亿元以下的小企业,规模化程度不高,效益较低;三是技术工人短缺。目前,全市矿泉饮品配套产业从业人员3000人,到“十三五”末期将增加到9000人,技术工人需求缺口较大。

5.“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品牌效应尚未充分发挥

目前,全市大多矿泉饮品处于中低端品牌行列,高端品牌稀缺,“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品牌效应没有充分发挥。一是品牌杂乱。长白山地区共有60多家矿泉水企业,个别不良商家为了利益混水摸鱼,乱帖标识,造成品牌杂乱、质量良莠不齐。二是文化缺位。长白山天然矿泉水的品质和应有价值没有深度开发,资源文化、产品文化、企业文化挖掘不到位。三是宣传投入不足。一些小企业无能力打造品牌,更是无财力做广告宣传,现在只有恒大和农夫山泉几个大企业在央视频道有广告外,其它水企均不愿有更大投入。四是地域品牌与企业品牌冲突。“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品牌”是长白山区域所有水企共有地域品牌,企业在宣传时不愿为共有的地域品牌投入更多。特别是个别企业主打产品非天然矿泉水,他们不希望天然矿泉水很快取代非矿泉水,有时刻意弱化地域品牌宣传,例如,娃哈哈的“纯净水”、农夫山泉的“山泉水”,一定程度上混淆了长白山天然矿泉水与其它水种的界线。

6.矿泉水企业开发无序竞争问题突出

目前矿泉水开发主要依据《吉林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开发保护条例》,但比较来看,其已经难以满足对矿泉水资源的开发、保护、管理进行有效约束和规范的需要,致使在产业开发过程中,存在企业圈占资源、探矿权管理混乱等问题。另一方面,也由于缺少统一的规划和宏观调控,对已建成的和预建企业监督管理力度不够,致使企业所占资源利用低,特别微小企业占有资源不能有效利用,许多矿泉日可开采量几倍于企业日用水量,完全可以利用同一矿泉再建一个或几个水厂。县区投资“饥渴”进一步加剧了矿泉水开发无序竞争,县区政府出于“招商引资”考虑,与矿泉水开发企业签订“妥协条约”、“让利条约”,致资源开发管理简单粗放,同时使后续招商企业竞相效仿,影响矿泉水资源合理开发和科学有效利用。

7.存在资源保护的林业与地方管理体制矛盾

由于存在着国有林业局和地方政府在林地管理体制上的交叉,致使地方政府对矿泉水资源保护区缺乏有效保护和监管,比如,抚松县三大林业局施业区内的矿泉水水源地几乎无一例外地对外发包从事封沟养殖和林下经济种植等经营活动,使矿泉水资源面临遭到破坏和污染的危险;靖宇县保护区内农业生产破坏植被和污染水源水质,并且还存在常年采伐作业的情况,特别是运用大型机械选挖云杉、五角枫等珍贵树种,已经严重破坏了水源地生态环境。职权交叉和管理不到位导致矿泉水储量和森林涵养水分能力下降明显。

8.矿泉水保护的移民搬迁成本较大

主要体现在,一是森工林场撤并成本大,白山市共有6个省属国有森工林业局,87个国营林场,生活在镇区外的人数超过9万人,按每人1万元搬迁成本核算,所涉搬迁资金将达9亿元,由人群撤并带来的搬迁成本明显较大;二是保护区整村搬迁难,目前我市共有矿泉水省级以上保护区3个,在保护区内仅靖宇和抚松就涉及7个村屯、859户、2444人,按照每户10万元搬迁成本计算,搬迁发生成本将达8590万元;三是移民资金短缺,目前,国家没有用于大规模生态移民的专项资金,而这也成为矿泉水生态安全的重要症结之所在。

(三)发展机遇与条件

1.政策优势与机遇

国家相继出台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7号)和《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国发〔201662号),并支持白山市开展国家主体功能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吉林省提出东中西发展战略,制定《吉林省东部绿色转型区发展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打造白山矿泉水产业集群”,为白山市矿泉水产业健康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提供强大助力。

2.全社会需求量不断加大

从天然矿泉水消费的市场格局和市场需求来看,天然矿泉水消费市场将成为重要的竞争市场和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主要市场之一。从国际层面来看,天然矿泉水已成为高档的大众饮品,不但身受欢迎,而且产业化规模逐渐扩大,在法国将饮用天然矿泉水作为生活上的一种享受,国内共有50多家大规模矿泉水企业,巴黎市每条街的酒吧、车站、旅游景点、食品店都销售矿泉水,在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人均矿泉水的消费量也呈急剧上升之势。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镇化率和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呈现旺盛增长的跃升趋势。在饮用水市场表现为产销量持续攀升,对饮水品质要求不断提高,天然矿泉水产业增长将长期看好。

3.对饮用水健康消费理念不断增强

主要体现在人们对健康保健的消费意识加强。现代医学证明,天然矿泉水中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长期饮用可预防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的发生,例如,天然矿泉水中的偏硅酸,可软化血管,保持血管壁的弹性和强度,缓解动脉硬化,降低心脏病的发病率,同时能够加快骨骼的钙化,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天然矿泉水中的锶是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元素,参与钙的代谢,对骨骼和牙齿起到加固作用,能有效预防龋齿和骨质疏松症,还能增强机体的兴奋性和预防心血管疾病。近年来,特别是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情况下,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自身健康的关注度大幅提升,为获得安全和健康而支出的消费意愿也在不断加强。消费者这种健康保健消费意识的加强,对于天然、高端矿泉水市场的开拓与发展将是一个积极有利因素。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充分抓住当前矿泉水产业发展有利契机,深化矿泉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矿泉水产业统筹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的格局,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统筹资源保障能力,坚持保护优先、品牌塑造,实现矿泉水资源立体式开发和多维度消费,促进资源开发综合效益最大化,不断提升矿泉水产业国际竞争力,将白山市打造为知名的国际矿泉城,形成“以水引资、以水引智、以水建标”的白山矿泉水产业发展新模式,实现白山矿泉水产业规模化、效益化和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建立健全矿泉水资源开发生态保护优先的长效机制,杜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行为,实现矿泉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设置生态环保“红线”和“黄线”,“红线”是:在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吉林白山原麝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以及长白山火山国家地质公园、靖宇火山矿泉群国家地质公园、抚松国家地质公园、白山市国家森林旅游区等国家级森林公园内,要严格依法进行保护与管理。“黄线”是:在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试验区及其他环境保护限制区内,严格生态环境准入。

——坚持集约化与规模化并重的原则。在合理确定产业规模的同时坚持集约化生产,设置资源开发“红线”和“黄线”,“红线”是:禁止开采未经自然涌出的矿泉水资源,禁止用矿泉水资源生产非矿泉水饮用水,对单泉或泉群自涌量开采已达70% 以上的禁止扩大开发规模;“黄线”是:限制开采日允许开采量低于1100吨的矿泉水资源,单泉或泉群的自然涌出量开采已达5070%的限制扩大开发规模。综合考虑白山地区资源总量、允许开采量、市场需求和运输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产业规模,通过建设产业园区、创新节水方式、提高科学用水理念,实现集约化生产,避免为了扩大规模而忽视集约生产,形成产业规模合理、集约化程度高的产业布局。

——坚持矿泉水与饮品开发并重的原则。在把握矿泉水生产规模的同时,积极推动高端饮品生产,鼓励开发功能水、高端水和果蔬饮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合理确定矿泉水和饮品的比重关系,确保稀有天然矿泉水资源科学开发和高效利用。

——坚持品牌与市场相互促进的原则。引入战略投资者不仅要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更要有较高的市场成熟度,坚持以品牌拓展市场,以市场扩展做强品牌,使品牌和市场形成良性互动的促进体,合力打造“长白山天然矿泉水”系列品牌,扩大市场的影响力和占有率。

——坚持经济效益与资源消耗对等的原则。突出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统筹考虑资源消耗和地方收益、企业盈利水平和纳税能力同步增长,避免企业恶意圈占资源不开采或资源消耗过大而收益小的粗放开发,促进资源开发综合效益最大化。

(三)发展目标

2020年,区域生态环境功能显著增强,矿泉水资源安全保障得到有效加强,矿泉水资源勘探、开发体制机制得到有效完善和健全,矿泉水产业集群化布局,天然矿泉水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基本建成,“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品牌效应显现,矿泉饮品竞争力显著提升,产业国际市场开拓实现新突破,成为世界重要的矿泉水出口基地和国际矿泉城。

具体目标为:

——到2020年矿泉水产能控制在2100万吨以内[],实现产销量10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税收20亿元;

——国内市场占有率力争达到32%以上,出口量达到总产量的20%

——白山地区矿泉水占全省瓶装水比重达到45%,年产100万吨以上矿泉水企业产值占全市矿泉水产值比重达到82%

——到2020年,区域内矿泉水高中低档产量比例达到10:30:60

——森林覆盖率不低于89.1%;保持Ⅰ类和Ⅱ类水体环境功能;

——区域内生产企业废水、废气、固废达到相关排放标准,实现清洁化生产;

——矿泉水产业带动就业,力争实现新增就业12000人;

——完善现有区域矿泉水资源开发利用监测管理系统,努力实现对区域内矿泉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全程监控、预警和评价;

——全面推进全市矿泉水资源保护区内生态移民工作,力争实现保护区内无居民活动;

——力争完成区域内29处水源地的勘查评价和评审鉴定工作;

——力争完成24个高等级仓储物流中心建设,推动实施力争搭建完成矿泉水物联网信息工程建设;

——完善区域内交通运输路网,提升公路、铁路运力,降低物流成本。

三、加强资源勘查,促进矿泉水资源科学有序开发

(一)深入推进矿泉水资源勘查

突出勘查重点和方向,依据白山市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以及区域内矿泉水资源分布特点,规划靖宇县、抚松县为矿泉水集中分布区,临江市和长白县为矿泉水一般分布区。明确勘查任务,坚持分层次、分阶段原则,从市域层面全面勘查摸清矿泉水资源储量分布情况,对矿泉水集中分布区重点勘查新发现的大中型矿泉水水源地,补充勘查拟开发的原已探明矿泉水水源地,勘查寻找稀有矿泉水资源。落实实施重点勘查项目,以满足矿泉水资源开发及项目建设为基础,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远近结合的原则,明确勘查重点和勘查时序,科学合理推进矿泉水资源勘查工作。

 

2白山市矿泉水资源勘查空间分布及时序安排

序号

矿泉名称

出露地点

出露

形式

达标组分

测算流量

m3/d

备注

1

神龙泉

靖宇水源保护区

偏硅酸:38.13

6000

20162020

2

河源泉

靖宇水源保护区

偏硅酸:31.7

3971.25

3

翔凤泉

大顶子林场

偏硅酸:30.8

9000

20162017

4

长寿泉(林海泉)

马鞍山林场

偏硅酸:31.26

15000

5

圣水泉(北岗大泉)

北岗镇胜利林场

泉群

偏硅酸:32.07

14688

6

露霖泉

露林饮用水2号泵站以东

偏硅酸:34.08

10000

20172019

7

通池泉

马鞍山水源保护区

偏硅酸:36.2

1431

8

长升泉

老岭林场

泉群

偏硅酸:51.76

1150

9

长清泉

马鞍山水源保护区

偏硅酸:38.05

1230

10

灵长泉群(灵芝泉与长松泉)

马鞍山水源保护区

泉群

偏硅酸:36.38

2023

20192020

11

丹凤泉

大顶子林场

偏硅酸:30.4

6800

12

大岭泉(双凤泉)

泉阳大顶子林场

泉群

偏硅酸:33.98

3364

13

老岭2号泉

漫江水源保护区

偏硅酸:59.84

1230

14

龙溪泉

漫江水源保护区

泉群

偏硅酸:32

2707

15

灵光泉

马鹿沟镇十八道沟村

偏硅酸含量89.23108.66mg/L,锂含量0.200.23mg/L,为锂偏硅酸复合型矿泉水

8400

20162020

16

玉龙泉

新房子镇大湖村

偏硅酸含量36.2740.28mg/L

2400

17

冰河泉

新房子镇大湖村

偏硅酸含量42.7546.15mg/L

4800

18

朝阳泉

马鹿沟镇十八道沟村

偏硅酸含量为56.6mg/L

1200

19

汇龙泉

马鹿沟镇十九道沟村

偏硅酸含量68.5mg/L

1258

20

林涛泉

金华乡十六道沟村

偏硅酸含量35.2mg/L

1320

21

三浦泉

西华乡三浦洞

偏硅酸含量44.4mg/L

2264.54

22

飞流泉

十四道沟镇飞流电站

偏硅酸含量40.84mg/L

21600

23

北岗参场1

北岗参场

偏硅酸含量38.75mg/L

1200

20162020

24

菩提峰泉

六道沟镇

下降泉

偏硅酸型

72920

25

润龙泉

花山镇

自流井

偏硅酸型

4000

26

棚湖泉

蚂蚁河乡

下降泉

偏硅酸型

2360

27

水碓泉

蚂蚁河乡

下降泉

偏硅酸型

2320

28

大杨树泉

六道沟镇

下降泉

偏硅酸型

2200

29

知音泉

桦树镇

下降泉

偏硅酸型

2200

(二)加强探矿权管理

以市场为导向,调控出让方式,实施矿泉水探矿权按照招拍挂形式公开出让,天然流量超过5000/日的矿泉水探矿权采取招标方式出让,天然流量小于5000/日的矿泉水探矿权采取挂牌方式出让。竞买或投标保证金不低于拟出让矿业权评估底价。提高探矿权发放准入门槛,为保护区域环境,扩大产业规模,普通矿泉水天然流量每日小于1100吨、稀有类型矿泉水天然流量每日小于100吨,不受理新的探矿权申请。新立探矿权由县级国土资源局提出申请,经市级国土资源局复核后报省国土资源厅。以勘查项目进展情况为基础,强化对项目企业探矿权的监督和管理,对矿泉水新立探矿权,应当在首次勘查期(3年)内完成勘查工作,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的,提交可供开发利用的矿泉水勘查成果报告。对暂没有开发利用的探矿权向省国土资源厅申请保留(2年),可以申请延长保留2次,每次不得超过2年。

(三)加强采矿权管理

保障拥有探矿权勘查项目企业获取矿泉水采矿权优先权利。坚持“因地而异,因质而异”的原则,科学确定发放采矿权开采规模标准,矿泉水年开采规模不得低于20万吨,稀有类型矿泉水年可开采规模不得低于1万吨,否则不予核发采矿权许可。矿泉水企业要严格按照经批准的生产规模进行开采,对超规模生产的企业,限期内要求整改,逾期不整改的,将依据《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办法(试行)》将该企业列入矿业权勘查开采公示系统异常目录。对其他的如:达不到协议生产规模(达产率低于30%)、取得采矿权两年未开工建设、建厂形成生产能力但未投产超过一年等行为,按照现行的国土资源相关法律法规给予相应处理。

(四)严格管控矿泉水资源开发

切实加强对矿泉水资源开发和项目建设的宏观调控,优化资源开发格局,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加大对矿泉水资源的开发、保护、管理投入,严格杜绝企业圈占资源、探矿权管理与实施混乱等问题。加强对已建成的和预建企业的监督管理,提高矿泉水资源利用率,坚决制止矿泉水企业“只占不采”的行为。加快建立市域境内矿泉水资源开采总量控制,重点开采区和一般开采区生产规模协调机制,避免无序竞争,造成资源浪费。

3白山市矿泉水资源开发产能规划

单位:万吨

城市名称

“红线”产能

“黄线”产能

靖宇县

1000

800

抚松县

1000

800

临江市

500

400

长白县

150

100

总计

2650

2100

(五)优化创新矿泉水资源管理

一是坚持适度开发,构建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加强监管三位一体开发体系。二是坚持分类开发,根据产业发展不同阶段,分县(市、区)分类开发,对水源地利用几近饱合的靖宇县,限制新增产能,重点是做好改造整合,优化提升存量,提高产能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对已开展规模化利用的抚松县,控制新增产能,重点是做好资源统筹,严格准入门槛,高标准、高效益引进投资者,优先考虑销售公司设在白山,吨水财政贡献率不低于100元的投资者;对尚未开展规模化开发利用的临江市、长白县,鼓励新增产能,重点是加强水源地勘查评价,强化资源管控,建立完善“分水阀”制度,做好选商择商。三是完善矿泉水资源定价机制,探索建立由国土、物价、税务等相关部门参与价格调控机制,合理确定天然矿泉饮品出厂价格。

四、加强生态环保,保障矿泉水资源安全

贯彻落实《白山市国家主体功能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方案》生态环保工作任务,以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为基本着眼点,以保障矿泉水资源与生态安全为落脚点,加强区域生态保育和环境综合治理力度,营造矿泉水生态文明社会氛围,促进天然矿泉水资源安全、可持续开发利用。

(一)加强区域生态保育

1.加强森林生态功能区生态保育

以建设天然矿泉水资源安全“生境”为方向,全面落实“天保工程”,对区域内天然林停止商业性采伐,对保护区内林木实行全面禁伐,积极开展人工造林和退耕还林,增加森林面积和珍贵树种比重,提高林区生态质量,对区域内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进一步实施退耕还林。全面改造低质低效林,提高林分质量,促进森林自然恢复。加大资金投入,对生态公益林资源和重点生态区进行有效保护。积极构建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治理和动态监测体系,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有效抑制水土流失增长态势。

2.加强区域流域水源区生态保育

深入推进实施松花江、鸭绿江和浑江流域水系生态“蓝带”工程建设。加快江河源头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为主的生态公益林建设,构建流域安全的区域生态屏障。合理确定流域河段的功能定位,建立上下游矿泉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协调联动机制,促进矿泉水资源合理有效配置。

3.加强矿泉水水源保护区建设

进一步规范建设靖宇国家级和抚松省级矿泉水保护区,提升管理层次和管理水平,依照管理可复制原则,规范推进临江、长白省级矿泉水保护区建设工作。加强对重点区域矿泉水水源地保护,积极推进靖宇县燕平,抚松县漫江、露水河和泉阳泉,长白县双山和临江市花山等矿泉水水源地保护建设。参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深入推进保护区功能区划,推动落实相关保护区保护工作。创新工作机制,明确环保、林业、国土资源和水利等各部门职责,加强协调与管理,有效推进矿泉水水源保护区内各项活动顺利开展。

4.积极推进水源保护生态移民

坚持矿泉水水源保护“原生态”原则,积极实施生态移民,减少水源保护区内人为干扰,为天然矿泉水资源安全开发利用奠定良好基础。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将保护区生态移民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坚持“搬得出,能发展,保生态”,积极推进抚松露水河镇清水河村94户和漫江镇长松村63户居民生态移民搬迁,推进靖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营林村、二参场和林业承包户的生态移民整体搬迁工作,对搬迁后场地进行平整、绿化和造林,整体扎实稳步有效推进水源保护生态移民工作。

(二)加强环境综合治理

1.全面推进区域内企业清洁生产

有效约束产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快编制《全市矿泉饮品开发利用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全市矿泉饮品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严格限制对生态环境影响大的“三高”企业,禁止新建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恢复破坏性影响的资源开采开发利用项目,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引导推进区域内各类企业清洁化生产。加强对区域内各类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做到达标排放、总量控制及清洁生产。所在区域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加强企业废水回收利用,有效减少废水排放量。积极推进矿泉水企业厂区和生活区分离的标准化厂房建设,严禁排放未达标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确保受纳水体的水质功能不变。强化矿泉水企业环保达标检查。鼓励和引导矿泉水企业使用可再生能源和聚乳酸等可降解生物包装材料,达到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构建生态环保奖惩机制,有效约束企业环境污染生产行为。推进矿泉水年检制度建设,对已开发的矿泉水水源地开展水质、水量、水温年度检测,并向社会公开,年检不合格的矿泉水水源地,取消矿泉水开发利用资格。

2.加快推进区域内环保设施建设

全市各水源保护区重点城镇加快建设相应规模的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垃圾收集和清运系统、污水管网等公共设施,积极推广雨污分流排水系统,实现污水处理达标排放。改造完善供热设施,有效解决空气污染问题。到2020年,矿泉水开发区域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彻底消除垃圾、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对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问题。

3.加快推进矿泉水资源安全管护设施建设

建立和完善区域矿泉水资源安全管护系统与设施建设,实现对区域内矿泉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全程监控、预警和评价。对接森工系统森林资源监测中心、中心站,充分利用靖宇县天然矿泉水监控中心和生态检测基地,完善矿泉水检测设施设备,安装水源动态在线监测工程系统,建设抚松、临江和长白监测站和固定检测样地,建立矿泉水检测数据处理信息库,形成较完整的森林资源、生态状况和矿泉水资源监测网络体系,实现对区域内矿泉水资源立体、实时检测。

(三)加强矿泉水生态文明建设

1.凝练提升长白山天然矿泉水价值认同

加快推进从科学、文化和区域角度,凝练提升长白山天然矿泉水价值认同。积极开展科学实验,坚持从医学、病理学角度清晰解释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对人体健康作用机制,提升长白山天然矿泉水价值科学认同。深入研究长白山区域历史和矿泉文化,深挖矿泉文化资源,凝练矿泉文化主题,提升长白山天然矿泉水价值文化认同。加强与国内外矿泉水文化交流,积极推介宣传矿泉水生态文化,提升长白山天然矿泉水价值区域认同。

2.宣传提升长白山天然矿泉水知名度和影响力

建议由省里统一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地域广告宣传,本着“谁受益谁付出”的原则,统筹白山、延边、通化等地和矿泉水企业共同出资加强广告宣传。通过加大在中央媒体宣传力度(制作系列宣传短片在央视循环播放),打出白山“贵在原始、美在自然”名片,召开全国乃至国际性的矿泉水产业展会和高峰论坛,借势造势,不断放大白山水源地品牌影响力。

3.营造天然矿泉水资源保护社会氛围

凝练包装形成天然矿泉水资源保护纪录片、社会公益广告和科普知识等重要内容,通过网络媒体、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旅游等形式,多角度传统推广矿泉水资源生态保护自然、社会价值,提高全民矿泉水资源保护意识,营造形成人人关心天然矿泉水资源保护的社会氛围。

4白山市矿泉资源保护治理项目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预计开工时间

预计完工时间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总投资

 
 

一、污水处理工程

96906.57

 

1

抚松县露水河镇镇区污水处理工程

露水河镇

2016.10

2018.11

新建处理规模0.3万吨/吨日的污水处理厂一座,新建污水管网6.775公里

4506.57

 

2

江源区石人镇污水处理工程

江源区石人镇

2017.5

2018.11

新建污水处理厂一期1m3/d,远期2m3/d。本工程出水由一级B标准提升为一级A标准,网45公里

10500

 

3

江源区城墙街道污水处理厂

江源区城墙街道

2017

2019

用地面积3公顷,建筑面积5000㎡,新建污水处理厂规模为一期1m³/d

6700

 

4

江源区松树镇污水处理厂项目

江源区松树镇

2019

2020

新建污水处理厂规模为一期1m³/d,远期2m³/d。本工程出水为一级A标准,管网22公里

10300

 

5

江源区湾沟镇污水处理厂项目

江源区湾沟镇

2018

2019

新建污水处理厂规模为一期1m³/d,远期2m³/d。本工程出水为一级A标准,管网29公里

10900

 

6

江源区大阳岔镇污水处理厂项目

江源区大阳岔镇

2019

2020

新建污水处理厂规模为一期1m³/d,远期2m³/d。本工程出水为一级A标准,管网19公里

10200

 

7

临江市幸福基业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白山市临江市

2018

2019

处理污水0.5万吨/日管网25公里

7800

 

8

抚松县泉阳镇镇区污水处理工程

泉阳镇

2018

2019

日处理污水3000吨,污水管线总长度9km

6200

 

9

抚松县万良镇镇区污水处理工程

万良镇

2018

2019

日处理污水3000吨,污水管线总长度5.8km

5500

 

10

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

长白县长白镇、马鹿沟镇

2017

2018

厂区扩建0.5公顷;出水水质由Ⅰ级B提标改造至Ⅰ级A标准;新建深处理车间;新增除臭系统;原有厂区改造。

5000

 

11

长白县城雨污分离系统改造工程

长白县长白镇、马鹿沟镇

2017

2019

敷设雨污分离排水管网22公里;改造北环城路截洪沟3000延长米;恢复车行道16万平方米、人行道5万平方米、绿化带9000平方米

20000

 

二、河道、湖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19000

 

1

靖宇龙泉龙湾玛珥湖保护工程项目

靖宇县龙泉镇

2017

2018

建设围栏、警示牌、宣传牌、界碑,并进行生态修复。

5000

 

2

靖宇河道综合整治工程

靖宇县

2018

2020

清除靖宇县县城及主要乡镇河流垃圾淤泥50m³

3000

 

3

靖宇四海龙湾玛珥湖保护工程项目

靖宇县濛江乡

2018

2019

建设围栏、警示牌、宣传牌、界碑,并进行生态修复。

5000

 

4

长白河道综合整治工程

长白县

2018

2020

清除长白县县城及主要乡镇河流垃圾淤泥60m³

6000

 

三、饮用水水源地治理工程

153333.7

 

1

靖宇县青龙泉矿泉水水源地保护区建设项目

靖宇县濛江乡

2017

2018

靖宇县炳华药业公司搬迁,新建厂房10000平方米

11000

 

2

临江市引泉入城输水工程

临江市六道沟镇七道沟菩提峰上游

2015.8

2017.12

该项目日输水4万立方米,管线长93.899km,管径DN700,采用碳钢内衬不锈钢管,水源地集水廊道采用304卫生级钢板封闭。

42900

 

3

长白县县城供水工程

长白县马鹿沟镇

2017

2018

新建小(二)型水库1座,铺设21.79公里供水管路。

17400

 

4

长白县新房子镇大湖景区水源地保护建设项目

长白县新房子镇

2017

2019

新建大湖水源地保护工程,改造保护面积5平方公里。

3000

 

5

靖宇县青龙河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治理工程

靖宇县     大门框村

2018.5

2020.10

一级保护区建设槽钢立柱铁栅栏15000,二级保护区建设铁蒺藜防护网38000;保护区内120户居民搬迁;种草、植树绿化等。    

9110

 

6

靖宇县五龙泉矿泉水水源地污染治理项目

靖宇县濛江乡

2018

2019

搬迁靖宇县金泽农特产品开发公司,进行生态植被恢复。

5000

 

7

靖宇水源保护区湿地保护项目

靖宇县三道湖镇

2018

2019

建设围栏、警示牌、宣传牌、界碑,对保护区湿地进行补水、阻水。

7000

 

8

靖宇农村集中供水水源地治理工程

靖宇县域

2018

2019

196处农村供水工程水源地治理及水污染预防。

3920

 

9

靖宇县新建恶河备用水源工程

靖宇县恶河及长抚公路交汇处

2018

2020

在恶河建净水厂一座,铺设DN球墨铸铁管线5公里,以及水处理设备一套,水质检测系统一套等。

6500

 

10

临江市菩提峰水源地保护工程

临江市

2018

2019

建设生态隔离带2万平方米,建设保护区10万平方米。

5000

 

11

小西岔水源供水工程

江源区

2018

2019

新建水源、水厂1000㎡、管路铺设25km、面源污染治理5k㎡。

8000

 

12

大北沟水源供水工程

江源区

2018

2019

新建水源、水厂300㎡、管路铺设35km、面源污染治理5k㎡。

6000

 

13

路庄子水源供水工程

江源区

2019

2020

新建水源、水厂300㎡、管路铺设10km、面源污染治理3k㎡。

5000

 

14

江源区饮水工程

江源区

2019

2020

27个村水源改造、管路铺设42.3km、面源污染治理19.2km2

3403.71

 

15

松树镇西川水源地治理工程

江源区松树镇

2018

2019

窑地水源地、西川水源地水源保护、水厂改造1000㎡、管路铺设22km、面源污染治理7k㎡。

3100

 

16

护林水源供水工程

江源区

2018

2019

新建水源、水厂300㎡、管路铺设15km、面源污染治理5k㎡。

7500

 

17

荣斌水源供水工程

江源区石人镇

2018

2019

新建水源、水厂300㎡、管路铺设25km、面源污染治理5k㎡。

9500

 

五、做大做强矿泉水产业,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

(一)推动矿泉水产业开发项目落实。

坚持矿泉水资源开发项目优质项目带动,强化政府服务,创新政策供给,积极推进落实系列矿泉水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具体重点开发建设矿泉水产业项目见表5

5规划期重点开发建设矿泉水产业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

建设期

总投资

(年)

(亿元)

1

农夫山泉抚松长白山饮料有限公司饮用天然水项目

年产81.6万吨

20152017

3.5

2

吉林森工集团泉阳泉泉阳饮品有限公司矿泉饮品项目

50万吨泉水、10万吨特色饮料

20162018

3.12

3

吉林长白山天士力矿泉饮品有限公司二期矿泉水项目

年产20万吨C胞活力水

20162018

4.5

4

吉林省松海泉矿泉饮品有限公司天然矿泉水项目

年产30万吨长白山天然矿泉水

20152017

2.5

5

靖宇修元矿泉饮品有限公司矿泉水项目

年产30万吨矿泉水

20152017

1

6

乐天长白饮料有限公司矿泉水项目二期

年产9万吨矿泉水

20152017

0.8

7

北斗资源投资有限公司矿泉水综合开发项目

年产60万吨矿泉水

20172018

3

8

吉林长白山天泉有限公司矿泉水项目

年产20万吨含气矿泉水

2017

1.6

9

吉林森工集团泉阳泉饮品有限公司矿泉水扩建项目

年产40万吨矿泉水

20172019

2.1

10

通化修正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饮用天然泉水项目

年产200万吨饮用天然泉水

20172019

17.7

11

长白县吉祥甘露有限公司矿泉水项目

年产3万吨矿泉水

20172018

1

12

青岛崂山矿泉水有限公司矿泉水项目

年产100万吨矿泉水

20172019

5

13

临江市长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温泉矿泉水项目

年产50万吨矿泉水

20172019

1.8

14

临江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矿泉水项目

年产100万吨矿泉水

20172019

5

15

北京大地远通集团有限公司矿泉水项目

年产100万吨矿泉水

20172019

5


支持江源区依托山泉水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相关产业。推动引进年生产能力可达50万吨以上优质饮品加工集团企业5户入驻江源,到2020年,实现江源区山泉水利用能力达到1000万吨以上,把山泉水产业打造成为江源区转型支柱产业之一。

(二)改造整合矿泉水生产企业

引导推动低端企业改造升级,实施“腾笼换鸟”,推进企业整合壮大发展,提升矿泉饮品市场竞争力。加快制定新的政策和标准,对达不到产能标准和生产能力的企业,实施强制淘汰。改造提升现有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推动低端产能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利用市场力量淘汰落后产能,重点解决企业生产规模小、设备落后、环保治理不达标、质量控制设施不健全等问题。鼓励业内有实力的大企业对待改造的单泉涌量大、装备落后的中小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促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大企业集中,实现优势资源与优秀企业对接,到规划期末,区域内企业年生产能力均达到20万吨以上。

(三)拓展产业链

深入挖掘矿泉水产业的内涵外延,进行全产业链的整体发展。鼓励矿泉饮品研发投入,以开发相关矿泉产品,丰富相关业态为发展理念,通过发掘传统矿泉水产品之外的产业拓展,带动现代服务业和生态农业的全方位嵌入式发展,谋求新的经济增长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鼓励企业成立矿泉饮品研发中心,围绕长白山天然矿泉水产业发展,研制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先进适用技术。鼓励农夫山泉、恒大冰泉、泉阳泉等知名企业发展中高端矿泉饮品,开发富有技术含量的高端饮用矿泉水和功能性饮品,拓展非饮用型矿泉水业务发展。细分矿泉水市场需求,利用白山市矿泉水资源种类多,推出针对特殊人群需求的功能型矿泉水饮品,如有助肠胃功能健康等医疗作用的保健型矿泉水,有助中老年人补钙、延缓机体衰老功效的中老年型矿泉水,有助胎儿发育、母体健康的母婴型矿泉水,有助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青少年型矿水等;积极与相关企业开展合作,发展非饮用型矿泉水,为医疗美容等产业提供优质的矿泉水原料或引入成品生产基地。加强与长白山山葡萄、蓝莓、越桔、人参等天然绿色食品嫁接,积极开发高端特色健康饮料;加强矿泉水含有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研发工作,鼓励生产降脂、降压、降糖、非饮用型等健康型矿泉水,使矿泉水具有补充人体微量元素、促进人体生理机能、增强体质的功能。围绕温泉休闲疗养、水文化主题旅游等生态旅游产业业态,综合开发与矿泉水相关的产业链。

(四)塑造品牌链

坚持“政府引导不领导、财政先导不主导”的原则,通过“引、培、逼”并举思路,不断壮大具有市场竞争意义的企业主体和产业品牌,打造结构合理的矿泉产品品牌链。积极扶持高端品牌,通过财税优惠、租金减免、高品质水源地提供、配套服务等吸引外部著名高端水品牌企业投资,对本地较为弱小的高端水品牌,引导采用产业引导基金优先投入,与水源地宣传活动联手等方式予以特殊关照,努力培育出若干有全国影响力的本地高端水品牌。服务壮大中端品牌,与高端品牌比此类矿泉水附加值较低,但生产规模大,是白山市矿泉水产业的中坚力量,通过适当的财税优惠政策和配套服务吸引国内外著名水品牌企业投资增产,对增产企业进行提供相应的鼓励政策,对未达产或停产企业收回优惠政策。调整低端品牌,低端矿泉水主要指本地民生用水和一些规模小、附加值低、技术落后的矿泉水,对本地民生用水纳入政府公共补贴范围,保障居民生活,对低端产品鼓励其升级调整,对劣质矿泉饮品坚决予以打击。通过不断优化矿泉水产品的科技含量、档次和市场竞争力,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五)创新产品生产和营销方式

创新矿泉产品生产方式,在坚持传统生产方式基础上,积极推进定制生产,在自有品牌之外,积极开展OEM型的矿泉水订制生产,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企业品牌的特供型产品,以及为国内外高端水企业提供产品代工。探索推进体验型消费营销方式发展,依托“互联网+营销”,建立完善矿泉产品信息,推进“微查询”、“微公益”业务,让消费者可通过水源地标志的二维码等方法直接链接到相关网页获取其手中产品的水源地实况信息和查阅生产批次的质检报告,直观翔实地看到生产来源地和生产品质数据;探索推出“回收一个来自长白山产地的矿泉水瓶”,就为长白山林区生态保护贡献“一分钱植树造林公益基金”项目。

(六)建立天然矿泉水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完善认证制度,推进建立健全可追溯的矿泉水质量安全体系。实施矿泉水有关认证制度,引导企业做好HACCP食品生产企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认证。加快建立矿泉水产品生产经营中企业严格自检、社会中介检验、检测机构接受委托检验和执法机关监督抽检相结合的检验检测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矿泉水产品质量卫生安全强制检验检测制度。构建形成“水源地——生产销售”全程可控可追踪的全链条天然矿泉水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七)加快包装等配套产业发展

加快形成以浑江区包装用纸生产基地为核心,以各县(市、区)包装纸箱生产基地为支撑,涵盖物流、印刷、塑料包装等相关行业的完整产业链。利用浑江区现有包装用纸生产企业和现有产能基础,扩大规模、增加产能。积极组织实施背板纸、白板纸项目,分别在江源、靖宇、抚松建设年生产能力2亿平方米以上的包装纸箱生产企业。到2020年,实现新增包装用纸20万吨/年产能(箱板纸10万吨,白板纸10万吨),新增6亿平方米/年包装纸箱产能,有效满足全市1000万吨/年矿泉饮品对配套产品需求。

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物流运输保障能力

根据靖宇、抚松、临江和长白等各重点矿泉水生产地区未来发展产能、企业布局和市场需求变化,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设高等级现代化仓储物流中心,创新“互联网+通道物流”,加快构建白山市矿泉水物联网信息平台,突破通道设施“瓶颈”制约,有效提升通道物流运输保障能力。

(一)推进实施通道物流高效畅通工程

依托白山市域内既有路网格局,加快实施铁路、公路的路网改造、新建和等级提升工程,有效满足运力增量需求。积极推进区域内铁路网通道建设。加快推进靖宇县至松江河镇(扩能改造后运能2200万吨)、靖宇至辉南(扩能改造后运能2200万吨)铁路的扩能改造,新建漫江镇至松江河镇(运能1500万吨)、漫江至长白(运能1500万吨)铁路,有效打通与外界的路网连接。完善区域内公路网通道建设。依托长春至长白高速公路建设规划,加快完成花园口至抚松、抚松至松江河段高速公路建设,推进松江河漫江长白高速公路建设;依托鹤岗至大连高速公路建设规划,在加快完成白山境内主干路段建设同时,推动建设泉阳泉、露水河等至主干高速路连接线建设;建设临江至白山高速公路,推动临江融入矿泉水运输高速公路网。

(二)加快仓储物流中心、节点建设

打造吉林东部绿色产品国际集散基地,构建“一个中心、两个园区、多个节点”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格局,作为连接矿泉水生产企业与对外通道的物流枢纽。一个中心,即白山综合物流中心,主要承接临江市、浑江区、江源区的矿泉水,重点承担全市经丹东港出港的物流。两个园区,即靖宇物流园区和松江河物流园区。靖宇物流园区主要承接靖宇县区域内矿泉饮品,重点承担向东北、华北方向的矿泉饮品物流;松江河物流园区主要承接抚松县区域内矿泉饮品,重点承担向东部方向经珲春借港出海的物流。多个节点,即以临江和长白两个口岸,临江市、长白县、浑江区、江源区等作为多个节点。物流枢纽和物流中转中心建设采用现代高效物流转运方式,建设集装箱吊装配套设施,建设铁路与汽运对装对卸平台,实现仓储物流中心直接与铁路货场连接,提升转运效率并减少产品的装卸损耗。整体形成便捷、高效的“枢纽中心中转中心”物流运输等级体系。

(三)推进矿泉水物联网信息工程建设

依托“互联网+”信息平台,探索推进矿泉水物联网信息工程建设。数字化矿泉水水源地水质信息、生产企业与生产流程信息、灌装瓶信息、物流信息等,构建宽域多结构相容开放式矿泉水“大数据”库,充分运用能够实现物物相连的SIM卡、调制解调器、蓝牙、Wi—FiRFID(射频识别技术)、NFC(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等现有技术,推进软硬件有序对接,有效实现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点对点实时对话。

七、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保障

整合白山市矿泉水相关管理机构,成立矿泉水产业发展与保护联席会议,打破开发、保护、宣传等各方力量各管一摊的局面,为实现白山市矿泉水产业突破式大发展打下坚实统一的组织保障。联席会议由主要领导主持,通过每季度召开的定期联席会议统筹开发、保护、宣传等相关力量,树立共同愿景,明确发展目标,有序推动各项任务的落实,协调各方利益,形成合力共谋白山市矿泉水产业的大发展。健全矿泉水行业协会功能,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功能,通过行业协会的界面承载政府对产业发展和水源地营销的某些具体操作,对接企业需求,协调企业利益。

(二)规划引导保障

强化监督落实,加强对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产业发展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定期公布规划执行情况,实时完善相关工作措施。涉及规划执行相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及时相互通报工作信息,实现政策联动,分解落实规划中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战略、任务和政策。完善社会监督机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规划的实施与监督。加大宣传力度,正确把握宣传舆论导向,面向社会和公众,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地宣传矿泉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的重要性,提高群众认识,扩大社会影响力。

(三)政策体系保障

梳理和整合现有白山市矿泉水产业发展政策,充分挖掘、争取和利用国家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长白山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等相关政策,省级政府支持长白山地区矿泉水资源保护与开发相关政策,形成政策保障体系。加大财政专项资金对矿泉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支持力度,资金主要用于矿泉水水源地、矿泉水保护区的保护和建设,以及扶持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为了保障财政支持,避免产销分离问题,矿泉水企业要把总部、销售中心、结算中心、研发中心等设在域内,以提高企业的税收贡献率;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对白山市矿泉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创新融资模式,探索发行矿泉水产业发展债券;创新土地利用政策,构建有利于“林业—地方”共赢的矿泉水开发土地利用机制;成立长白山矿泉水资源保护引导基金,用于支持矿泉饮品产业清洁化、绿色化发展和水源地生态保护;采用各种优惠办法,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等方式参与矿泉水产业基地的建设和矿泉水规划的实施,依法完善与之相配套的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

(四)科技支撑保障

充分发挥白山国家饮用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技术引领作用,加强科研、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强化科研项目储备和科技应用转化,助力矿泉水产业做大做强。以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为技术依托,围绕天然矿泉水产业发展,研制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先进适用技术。充分发挥各方面专家和矿泉水开发利用咨询机构的作用,为政府决策、企业生产和营销进行咨询服务。鼓励大型企业建立企业研发中心,加强矿泉水资源开发、产业发展专业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培训,省内有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增加矿泉水方面的教学内容,为产业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①]考虑到恒大集团已剥离矿泉水业务,地方政府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对涉及恒大集团矿泉水开发项目进行跟踪督察。

[②]根据《长白山区域矿泉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中规定资源开发“黄线”即泉流量大于1100m3/d标准进行开采,以及《白山市矿泉水资源量核算报告》和省核定白山市长白山区域矿泉水资源开发量,综合核定到2020年白山市矿泉水产能为2100万吨,其中靖宇县为800万吨,抚松县为800万吨,临江市为400万吨,长白县为1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