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白山市深化工业互联网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白山政办发〔2018〕2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事业单位,中省直单位:
《白山市深化工业互联网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白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9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白山市深化工业互联网发展实施方案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总体部署,落实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要求,抢抓工业互联网发展重要机遇,推动我市工业互联网发展,加快先进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根据《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实施意见》(吉政发〔2018〕9号),结合我市工业互联网发展现状,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强市、特色兴市,深入实施“3331”发展战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工业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着力夯实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着力建设工业互联网支撑平台,着力打造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着力强化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益制造和服务型制造转变,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的现代化工业体系,不断开创白山绿色转型全面振兴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注重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努力营造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的动力。
2.以点带面,重点先行。根据区域发展水平和产业基础,紧紧围绕支柱和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开展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试点示范,带动各行业领域工业互联网推广应用,逐步构建全市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
3.安全可控,持续发展。强化工业互联网安全发展意识,坚持“网络、平台、安全”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支持安全技术研发应用,提升企业安全防护能力,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预警、应急保障机制。
(三)建设目标。
围绕全市工业互联网建设总体布局,力争到2020年,初步建成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初步形成各有侧重、协同集聚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初步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力争形成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
1.强化网络基础。到2020年,企业内外网络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市际出口带宽达到400Gbps,工业领域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第五代移动通信(5G)普及率不断提升,适应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网络环境基本形成,标识解析体系初步建立,工业安全得到保障。
2.促进融合应用。到2020年,围绕工业互联网“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转型”应用场景,建设5—8个企业级应用示范,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应用标杆。
3.构建生态体系。到2020年,围绕矿泉水、硅藻土、人参等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培育1—2个工业互联网应用特色创新示范,积极开展集成应用,促进工业互联网局部生态体系形成。
二、主要任务
(一)夯实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
1.推进企业外部网络升级。推动电信企业加快面向工业互联网的骨干网络升级,对固定宽带网络进行升级改造,满足企业高质量宽带接入需求。推进新型无线网络升级与建设,加快部署窄带物联网(NB—IoT)、5G等新型网络,满足大规模工业设备接入和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联网需求。推动通信运营商降低资费水平,重点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水平。(市通信管理办负责)
2.推进企业内部网络改造。推动企业采用IPv6、时间敏感网络(TSN)、软件定义网络(SDN)等新型技术对现有网络进行规划设计和升级改造,加快企业内网IP化、扁平化、柔性化。推动企业建设内部无线网络,提高生产环节网络覆盖率。推动产业园区、企业生产现场的网络和系统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纵向贯通操作控制层、企业管理层、决策支持层数据,加快信息系统和生产系统集成应用和创新应用。(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快5G网络部署。顺应国家5G网络建设发展趋势,协调通信运营企业超前筹划市内5G网络布局,以点带面,持续发展。开展5G网络应用试点示范,发挥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对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促进信息通信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深度融合和应用,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市工信局、市通信管理办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建设工业互联网支撑平台。
1.推进平台建设。建设企业级工业云平台,支持矿泉水、矿产新材料、医药健康等优势产业中的骨干企业建设企业级云平台,整合企业内部资源,打破企业内部“信息孤岛”,实现生产与管理资源优化、数据集成共享。建设行业云平台,支持市内外IT企业、互联网企业及支柱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建设行业云平台,提供研发设计工具、虚拟仿真工具、管理系统软件、数据分析等共享服务。加快白山统计云建设,整合各部门、各单位信息资源,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建设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突出我市优势和特色,整合上下游产业链相关资源,构建以数据为核心、资源高效配置、创新活跃的开放平台。(市工信局、市统计局、市发改委、市通信管理办按职责分工负责)
2.推动平台应用。培育应用场景,推进智能化制造,鼓励企业使用智能装备和自动化设备,发展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推广靖宇县矿泉水水源地在线质量监测、泉阳泉矿泉水全自动生产线双色盖可追溯系统应用。加强网络化协同,鼓励企业间开展网络化协同设计制造,发展基于网络的众包、众创、众享等新模式。发展个性化定制,鼓励医药、食品、矿泉水等行业企业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提升规模化定制生产能力。引导服务化延伸,推动制造企业提供在线技术支持、故障诊断、维护等增值服务。推进工业APP创新应用,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及院校合作开发和部署特定应用场景工业APP,优化生产过程。(市工信局、市发改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动中小企业互联网服务体系发展。推动中小企业上云,鼓励核心业务和制造能力向云端迁移,促进业务集成与资源配置优化。推进中小企业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搭建面向中小企业的行业性、区域性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重点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资金短缺、技术水平不高、高级IT人才缺乏等方面的难题。鼓励开展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网络基础设施服务,积极探索设备租赁、数据托管、流程外包等服务。鼓励中小企业广泛开展符合自身管理特点的“互联网+中小企业”信息系统应用。鼓励信息技术企业与企业之间加强交流,引导双方合作研发先进实用的信息技术和产品。发展工业电子商务,加强与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合作,打造设计、制造、营销、物流等高效协同的一体化新生态。充分利用省级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平台、能源清洁化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溯源食品工业互联网平台、吉林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鑫德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应用,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市工信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打造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
1.建设创新发展体系。深化与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合作,发挥院士工作站、研究院积极作用,重点围绕矿泉水、硅藻土、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抓好核心技术研发,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发展。推动工业互联网技术研发,鼓励科研机构、高校、互联网企业等向工业互联网领域拓展,加强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等方面相关技术研发和创新。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建设,提升工业互联网创新能力。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开放共享,提供多层次基于互联网的“双创”公共服务。促进成果转化,推进工业企业与省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深度合作,加强产学研用联合,加快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教育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建设融合发展体系。开展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试点示范,以信息化带动做大做强企业,进一步推动基于互联网的工业技术、模式、业态等创新和应用示范,提升信息技术在工业转型升级中的核心支撑作用。鼓励企业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应用,提高制造过程精细管理水平。强化特色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加强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等方面规划与建设,支持白山市林源春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商务平台等一批具有特色的工业互联网项目建设。针对白山市矿泉水产业园区、抚松人参特色产业园区,以及一些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区域,引导园区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安全生产、节能减排、企业管理、产品销售、产品质量可追溯等方面开展两化融合建设,深入推进信息化集成应用和管理创新,助推园区两化融合发展建设。(市工信局负责)
3.建设协同发展体系。推进产业链协同发展,以国家标准、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等为纽带,促进装备、自动化、软件、通信、互联网等不同领域企业深入合作,推动多领域产业化应用。推进产业间协同发展,依托工业互联网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中小企业跨界融通发展,带动企业开展网络化改造和工业互联网应用,提升整体发展水平。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结合地区产业特色与工业基础优势,因地制宜开展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探索形成不同区域、各有特色、相互带动的工业互联网发展路径和模式。(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强化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
1.提升信息安全服务能力。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工控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切实增强全市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水平,做好重要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督导和检查,做好工业互联网的风险评估、安全评测及监测预警,形成隐患排查、攻击发现和应急处置能力。(市工信局、市互联网信息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强信息安全制度保障。推动企业落实信息安全防护指南、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网络安全制度,扩大安全设备国产化应用比重,组织信息安全培训,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防护水平。(市工信局、市互联网信息中心、市通信管理办按职责分工负责)
3.创新信息安全服务模式。鼓励第三方机构提供安全运维、安全咨询、应急处置等服务,提升行业整体安全保障服务能力。落实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能力评估工作管理办法,推动第三方机构参与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能力评估工作。(市工信局、市互联网信息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工作推进机制。
成立市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领导小组。
组 长:刘凤春 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隋可义 市政府副秘书长
张雪松 市工信局局长
成 员:乔昌武 市工信局副局长
黄庆国 市互联网信息中心主任
李保国 市发改委副主任
史广飞 市科技局调研员
臧贻明 市教育局副局长
高 伟 市统计局副局长
王世海 市商务局调研员
张道清 市通信管理办副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信局,办公室主任:乔昌武(兼任)。
工业互联网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谋划工业互联网相关重大工作,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推进各项工作。各成员单位要根据职责分工,发挥政府在营造政策环境、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细化制定工作方案,加强协同配合,抓好工作任务落实。各县(市、区)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具体方案或相应的政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深化“只跑一次”改革,坚持包容审慎监管,放宽融合性产品和服务准入限制,扩大市场主体平等进入范围。加大对先进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营造有利于先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环境。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作用,鼓励建立跨行业、跨领域的新型产学研用联盟,积极开展技术、标准、应用研发以及投融资对接、国际交流等活动。
(三)落实支持政策。
加强政府引导,充分利用国家、省对工业互联网及相关产业的系列优惠政策,推动政策落实。集成政策,积极争取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省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大对工业互联网试点企业、试点工程、试点基地的支持政策,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工业互联网发展。
(四)加强人才培养。
围绕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培养、引进一批高端复合型人才。依托产教融合平台,推动高校、产业园区、创新中心等开展工业互联网教育培训,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创新人才。创新人才使用机制,畅通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人才流动渠道,加强人才互通互享,优化人才激励制度,为工业互联网领域高端人才引进开辟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