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2024—2025学年度全市中小学寒假工作的通知
白山教基字〔2024〕26号
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中小学校:
根据省教育厅相关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为保障广大中小学师生能度过一个愉快、安全、有意义的寒假,现就做好2024—2025学年度寒假工作通知如下。
一、放假时间
1.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于2025年1月3日结束课程;寒假从1月4日开始,2月23日结束。
2.普通高中学校于2025年1月10日结束课程;寒假从1月11日开始,2月23日结束。
3.2月24日中小学学生返校;25日-26日总结汇报假期活动,做开学心理调适工作,2月27日开始授课;教职工提前一周上班。
二、工作安排
(一)强化理论学习,提升校长教师专业素养
1.加强业务理论提升。各地各校要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全面统筹,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学习。各地各校要认真总结本学期工作,做好新学期的工作谋划,利用假期充分阅读政治理论、哲学历史、教育教学等书籍,把握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脉搏,理解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方向,增强执教办学的能力,筑牢“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和坚定信念。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各地各校要在假前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吉林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等师德师风管理规定,以案促改,开展警示教育。各地各校要设立公开举报平台,严肃查处中小学教师违规有偿补课、违规收受红包礼金等师德失范行为。要力戒形式主义,切实减轻教师负担,无特殊情况,不得安排专任教师参加假期值班。坚决禁止中小学校借假期托管之名组织集体补课、讲授新课、提前开学。各地各校要强化主体责任,强化责任落实,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对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坚决查处、绝不姑息,加大曝光力度,持续发力,促进全市师德师风建设持续向好。
(二)丰富假期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开展逐冰嬉雪活动。各地各校要在寒假期间,充分依托域内冰雪资源,精心布置、统筹安排,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冰雪体育文化活动,引导中小学生主动参与滑冰滑雪、冰雪竞赛、冰雪游戏、冰雪社团、冰雪展览、冰雪冬令营等主题活动,促进中小学生增长知识、提升技能、陶冶情操,强健体魄。
2.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各地要积极组织开展“上冰雪、进森林、树信念”三色研学实践活动,要充分发挥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青少年宫、国家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营地的资源优势,结合校外冰雪体育课等活动,开展好“上冰雪”研学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假期生活。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用好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在寒假期间向中小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为学生假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阵地支撑和便利条件。
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各地各校要创新假期作业形式,增强作业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丰富假期作业内容,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主旨,鼓励中小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服务社会,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家庭和社会责任感,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学期开学初,各学校要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假期实践活动展示分享。
4.开展寒假读书活动。各地各校要利用假期组织中小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营造“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浓郁阅读氛围。中小学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思想健康、导向正确的正规出版的优秀图书,可以广泛选择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长篇文学名著、传统文化经典、科普科幻作品、思想政治教育读本等。新学期开学初,各学校要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读书交流分享活动。
5.开展假期体育活动。各地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各学校要科学布置寒假体育活动,加强学生日常体能锻炼,保证每天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鼓励中小学生利用假期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使其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开学初,各校要对学生假期体育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展示,推动学校体育运动健康持续发展。
(三)加强教育监管,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1.切实加强安全防范。各地各校要在寒假前利用班会和家长会对全体学生及家长集中开展一次安全教育,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了解掌握防交通事故、防火、防冰冻伤害、防滑冰溺水、防电信诈骗和防冬季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安全事故等安全常识,督促家长切实履行监护责任。同时要加强重点场所区域排查,在寒假前和开学前集中力量对教室、礼堂、图书馆、实验室(实训基地)、体育场馆、学生宿舍、食堂餐厅、配电室等区域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农村学校要高度重视师生冬季防寒取暖安全监督,严禁使用明火取暖,防煤气、烟炭中毒及火灾事故。开展寒假研学活动的学校要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制定活动预案,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2.认真落实“双减”政策。一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科学合理布置假期书面作业,严格控制作业总量,提倡布置适合学生自主完成的活动性、实践性、探究性作业,作业难度不超过国家课标要求。严禁各中小学校乘课后服务之机违规组织集体教学或假期补课,强制学生缴纳课后服务费。二是加强校外培训监管。各地要发挥“双减”协调机制作用,压紧压实属地责任,注重与科技、文化和旅游、体育等行业主管部门密切协同,加强执法宣传培训和日常巡查检查,依法依规查处培训机构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假组织学科类培训以及其他隐形变异培训行为;通过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提醒家长理性看待校外培训,不盲目、不跟风,如有培训需求,要看机构办学许可和营业执照是否齐全、场地设施是否安全合格等。
3.认真做好家校沟通。各地要指导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密切家校联系,帮助家长树立科学育儿理念,合理安排寒假生活。坚持规律作息,加强身体锻炼,主动分担家务劳动;科学管理学生使用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防止沉迷网络游戏,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密切关注子女的情绪变化和心理问题,及时调节疏导子女的心理压力,加强亲子互动交流,营建和谐、健康、温馨的家庭氛围。
三、有关要求
(一)要统筹做好假前工作。各地各校要指导属地学校对秋季学期以来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一次精准学情分析,通过学生课堂表现、日常作业、学业质量监测等途径,逐一分析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保证各科目教学时间总量,严禁随意增减课时、抢赶教学进度、提前结束课程,坚决禁止占用寒假时间超标教学、集体补课、讲授新课、提前开学。要指导学生制订学习巩固计划,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和地方平台优质课程资源,做好复习和巩固,指导教师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开展答疑,做好指导帮扶工作。
(二)要谋划好春季开学工作。各地各校要利用假期提前谋划新学期开学工作、教育教学安排等工作。要确保春季学期平稳有序开学,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保障学生必要的课间休息和大课间活动,保证教学工作规范化。要提前制定预案,做好新学期常态化的消杀和传染病防控工作。
(三)要做好相关报送工作。各地各校要按照本通知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地、本校寒假工作方案,做好假期各项工作安排。各地各校要分别在12月30日前报送寒假工作方案,2025年3月1日前报送寒假工作总结和新学期工作计划以及开学情况;要按时做好寒假值班和信息报送工作。
白山市教育局
2024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