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白山市委员会第10号联名提案的答复
白山工信食药〔2025〕36号
赵炳武委员:
您在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促进人参化妆品产业发展的建议》(第10号提案)收悉,市工信局现答复如下:
白山市作为我国人参核心产区,具备深厚的产业基础,现有国家级人参交易市场,规上人参加工企业36户,个体工商户超3000户,基本形成了从种植、加工到流通的完整链条。全市已培育5户获得食药监生产批号的人参化妆品企业,开发出人参精油皂、多肽精华液等10余品类、近百种产品,随着省、市对人参产业发展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以及消费市场对天然护肤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市人参化妆品产业迎来规模扩张的黄金期。
一、全国人参化妆品产业发展概况
据洞察发布的《2024年护肤成分总结与2025年趋势洞察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人参相关化妆品市场规模已达116亿元。中国人参化妆品产业正在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驱动型转变,蓝科医美备案国内首个人参新原料“人参半乳糖醛酸寡糖”(国妆原备字20250001);巨子生物攻克稀有人参皂苷量产难题,使Rk3、Rh4等成分含量提升4900倍;谷雨集团通过复合酶法高效转化高纯度人参皂苷CK,并完成化妆品新原料备案(国妆原备字20250059);广州青囊生物备案稀有人参皂苷CK(国妆原备字20250059)。
二、白山市人参化妆品产业现状分析
(一)产业初步成型但企业规模小。白山市已拥有参造、简玉兰、长白雪等化妆品品牌,形成初步产业雏形。但与成熟产业集群相比,现存人参化妆品企业多由人参加工业转型而来,管理模式单一,规模普遍较小。白山市仅有5家人参化妆品生产企业,2024年总营收约1100万元。
(二)市场辐射范围较窄。产品销售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在长江以南地区销量不高,未能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广泛的市场影响力,产品市场辐射能力较弱,市场份额有待进一步扩大。
(三)产品功效开发与设计不足。对人参护肤功效的开发不够深入全面,在产品定位、设计和创意方面存在欠缺,无法充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产品竞争力有待提升。
三、白山市人参化妆品产业发展策略
(一)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支持白山市人参化妆品企业与高校进行对接,搭建校企共建平台。如与吉林大学人参研究院、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长春中医药大学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推动院校科工作实现专利成果转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
(二)强化产品创新研发。支持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发产品,深入开展市场调研,通过市场数据分析等方式,精准把握消费者对化妆品的最新需求趋势。确定人参化妆品的目标市场和定位,针对不同年龄、肤质、消费需求的人群,开发具有针对性功效和特色的产品。
(三)实施品牌建设战略。鼓励企业建立以消费者为核心的营销理念和体系,挖掘人参文化内涵,将人参的历史文化、药用价值与化妆品品牌相结合,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打造“长白山人参美妆”品牌概念,盘活“长白雪”老品牌,加大对现有人参化妆品品牌的培育和扶持,引导企业加强品牌策划和宣传推广,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四)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推动人参产品销售从一地化转向异地化,构建以主要消费地区为轴心的新型销售体系。充分利用现代电子商务平台,如淘宝、京东、抖音电商等,开展线上销售;同时,加强与线下美妆连锁店、商场专柜的合作,拓宽销售渠道。运用新媒体营销手段,如社交媒体推广、直播带货、网红合作等,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五)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加强抚松、靖宇人参化妆品产业集中区建设,支持本地人参化妆品企业引入域外投资合作,通过产业集聚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形成集群效应,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入驻,完善产业链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六)强化产品质量控制。完善专业检测机构建设,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健全完善产品检测制度和溯源、监管体系,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的全过程可追溯,加强对人参化妆品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管,确保人参化妆品的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和行业声誉。
白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