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公安局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本年度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综合我局一年来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际情况编制而成。报告全文包括以下八项内容:一、人大建议及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开情况;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七、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八、下步工作安排。所列数据截止日期为2017年12月31日,电子版可在白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下载。
一、人大建议及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开情况
2017年,我局共接到人大建议3件、政协提案4件,主要集中在改善交通出行、交通治理、文明城市建设方面,办结率100%,办理结果发布率100%。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7年,我局按照“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的原则,依托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发布政府信息的同时,积极拓展新媒体领域信息发布,尤其是微信平台、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的大量推广使用,使得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公开”效能最大化;及时发布政策解读类信息,解读范围广泛,涵盖户政、交通、出入境、互联网+公安等部门,从“全省公安机关服务民营企业助力吉林全面振兴发展二十条”,到我市“规范人力车运营”和“黄标车治理”,力求第一时间向公众传递政策的权威解读、专家声音,让老百姓更加通俗易懂,其中仅互联网+公安方面解答群众咨询网上回复网友留言、电话回话就达到470余条,回复时间和内容及时规范;为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平稳顺利进行,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应考氛围,切实为考生、家长排忧解难,市公安局于6月2日召开“全市2017年高考安保工作新闻发布会”;共接受以政行风、大要案件追踪、警方提示、交通广播栏目为内容等方面的在线访谈30余次,受到广大市民的充分认可;交警部门通过微信平台等媒体定期向社会公开计12分的行政处罚人员名单;市局在官网上设置“双公示”栏目,及时公开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信息;依托互联网+公安的推广应用,极大促进了网上办事公开,互联网+公安工作处发布10余部微视频,其中《失而复得的幸福》荣获全省十佳微视频,《指尖上的服务》被公安部新闻局转载。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共公开发布各类信息近2000条,其中政府信息公开网发布各类信息63条、白山公安惠民网发布警务信息28条;平安白山微信平台107条,微信朋友圈、微信群转发各类政策和便民利民信息近万余次。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我局积极开展依申请公开信息工作,及时回应指导群众哪些信息可以公开、哪些信息申请即有条件公开情况和获取可公开信息的途径等关切。对于不予公开政府信息,我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实施办法》实施严格管理。2017年,共收到依申请公开1件2次,对受理的每起公开申请,做到受理时有电话告知,能公开的依法公开,不能公开的耐心解释,以获得公众的理解与支持。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7年,我局没有产生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7年,我局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虽然我局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纸专栏等载体,多渠道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但各部门信息公开工作配合衔接不够紧密,缺乏沟通联系,导致实体公开(公安局政务公开大厅)与网上公开脱节,行政审批项目网上无法及时更新,政府信息的制作、搜集环节上存在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和改进。
七、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有关事涉公安机关业务机密信息不予公开。
八、下步工作安排
围绕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局继续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职责划分、制度完善、联系沟通等环节常抓不懈,尤其是主要牵头部门和主要审核监督部门要狠抓各业务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网上更新工作,及时搜集、整理、制作形成规范性文件等政府信息,高质量地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加强政府信息的审核把关,在确保“涉密信息不上网、网上信息不涉密”前提下,充分发挥互联网官方平台作用,强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做到网上公开与实体公开双向推进。
白山市公安局
2018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