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白山市人社局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13-12-19    点击数:

白山市人社局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2013年,我局紧紧围绕“依法行政、加强监督、促进和谐”的目标,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政务公开工作计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圆满完成了政务公开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完善政务公开机制

  为使政务公开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我局着眼于建立政务公开长效机制,使政务公开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行为。一是加强领导。按照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科室抓落实的要求,局党支部把政务公开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政务公开工作由办公室牵头,指定专人负责。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为实行政务公开工作提供人力物力支持。二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运行程序。今年,我局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在建成市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后,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等制度,进一步强化政务公开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二、规范建设,提高政务公开质量

  为确保政务公开工作取得实效,我们通过规范化建设打牢基础。一是充实内容。信访大厅成立后,我局结合实际情况,对信访工作的政务公开项目、内容、标准等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明确,内容主要涉及各部门职责、来访须知、来信来访程序、复查复核程序等方面。通过规范内容,实现了公开内容合法、规范、真实、有效。二是及时更新。针对公开内容的不同情况,确定公开时间,做到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固定性工作长期公开。三是突出重点。坚持把群众最关心、最需要了解的信访事项进展情况等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让老百姓做到心中有数,及时排解怨气、化解矛盾。四是效果明显。公开政策法规,让群众明白哪些能办,那些不能办;公开部门职责,明确信访大厅的服务项目;公开办事程序,明确承办人是否按规定办事;公开服务承诺,明确服务标准。通过以上“四公开”,保证了群众知情权,拆掉了干部群众间的“隔心墙”,架起了信访部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三、用好载体,完善政务公开形式

  按照便利、实用的原则,创新政务公开的新载体、新形式,使政务公开的形式呈现灵活多样。一是拓展公开形式。1.开通“网上信访”,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通过网络反映诉求,还可以随时登录查询事件进展情况。2.注重发挥信访大厅的窗口作用。为方便群众了解上访的受理范围,我们根据驻厅各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印制了“信访指南”的手册,放在接待大厅的摆放架上,供群众阅知。3.注重发挥媒体作用。公开新的办公地点、办公电话和来访须知等信息。今年上半年,我局的两名局领导先后接受了电视台的专访,阐述了“建设信访群众.”的意义、内涵和具体措施等,既是对全市百姓的承诺,也是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促进工作作风转变的体现。二是推行听证制度。把推行执法民主听证制度作为丰富政务公开内涵,提高政务工作透明度,实现政府与公众双向互动的重要举措。今年来,我局在协调处理重大信访事项时实行听证会制度。让群众参与听证,使大家真正了解信访事项的来龙去脉,澄清事实,从而达到妥善化解矛盾的目的。三是认真抓好政务公开日活动。今年“5.15政务公开活动日”当天,我局共发放政策咨询手册100余份,接待群众反映问题、投诉、政策咨询共42批200余人次,是政务公开当日接待群众最多的单位。其中33批次现场做了解答,9批次承诺协调有关单位,拿出具体意见后再做答复。活动结束时,我局作为最后一个撤离的单位,群众自发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通过实行政务公开,我们见到了实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规范了部门的权力运行,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增强了工作透明度,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办事效率的提高; 三是改进了机关作风,密切了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四是改善了形象风貌,保持了公务人员的良好形象。在做了一些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我局的政务公开工作与上级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切实解决存在问题,不断把政务公开工作推向深入。

  四、2013年工作计划和安排

  1、充实公开内容。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做好公开和免予公开两类政府信息的界定,探索重大决定草案公开制度,充分征求公众意见,推动科学、民主决策。

  2、拓展公开形式。计划2013年在信访工作门户网站,实现网上政务公开。

  3、完善工作制度,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深入、持续、高效地开展政务公开工作。

  4、进一步完善网上信访功能,做好日常维护和管理,提高信息获取的速度和便捷性。

  5、增强机关干部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责任感。

白山市人社局

2013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