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白山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白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600691023219T/2024-05148
分  类: 委员提案 ;  议案
发文机关: 白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成文日期: 2024年06月26日
标      题: 对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028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4年07月03日
索  引 号: 11220600691023219T/2024-05148 分  类: 委员提案 ; 议案
发文机关: 白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成文日期: 2024年06月26日
标      题: 对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028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4年07月03日

对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028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张玉清委员:

  您在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助力我市全面发展的几点建议》(第028号提案)收悉,白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白山市人社局立足白山实际,始终把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作为推动白山绿色转型的重要工作来抓,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激励等方面开展了很多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多创新突破,为白山深入推进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全面振兴提供了技能人才支撑。

  我市目前现有技工院校3所,其中省属2所,市属1所。省属技工院校分别是吉林省林业技师学院和吉林省工程技师学院,市属技工院校是白山市现代技工学校。市、县两级有6所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本地审批的职业培训机构44所,办学专业主要包括育婴员、养老护理员、中、西式面点、电子商务、直播销售员、计算机应用及维修、家政服务、保健按摩、创业、网络创业、电焊、电工、钳工、汽修、茶艺、旅游、种植、养殖等。截止2023年底全市技能人才库技能人才19308人,其中高级技师896人、技师2713人、高级工5376人、中级工4554人、初级工4603人、行业鉴定1166人。

  一、围绕大局,完善措施推进政策,实现技能人才工作新突破

  一是加大调研对接政策。白山市按照国家和省对技能培训提出的新要求。为推动政策快速落地见效,我们多次走访企业和培训机构,面对面的了解情况。编印了近万份面对企业、培训机构、重点群体三大方面的问卷调查,靶向施策帮助企业和劳动者开展各类培训。二是完善措施推进政策。相继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施意见》、《白山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细则2019-2021》、《关于做好企业职工培训和失业人员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白山市劳动者技能提升计划》、《白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白山市高技能人才评审委员会的通知》、《中共白山市委办公室 白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召开白山市首届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的通知》、《关于助力通矿公司开展职工转岗再就业培训工作的建议》、《白山市人社局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和《白山市人社局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流程和补贴申领程序》等20多项有关政策和工作措施。

  二、夯实基础,聚焦技能人才培养,谋划推进技能提升新举措

  一是实施技能提升行动。针对我市企业转型、职工转岗压力大的实际,围绕构建适应发展需求的产业工人技能体系,我们借助国务院提出实施为期三年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抓住这个机遇大规模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牵头起草、市政府办印发了《白山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细则》,2019年以来共开展企业职工转岗、在岗技能提升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重点就业群众网络创业、现代服务业等各类培训12万人次,针对企业生产和职工培训的实际需求,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职业技能竞赛、以工代训等培训项目。新型学徒制培训2329人次、职业技能竞赛10858人次,以工代训30586人次。二是推进技工教育发展。推动技工院校区域合理化分布,大力推广一体化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探索打造特色技工院校和特色专业,为企业发展培养造就产业工人后备队伍。目前全市3所技工(技师)全部入围吉林省10所“省级示范技工(技师)院校和品牌专业”。林业技师学院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被评为省首批技工院校品牌专业,木材加工、电子商务被评为省特色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特色专业(群)。工程技师学院被列入吉林省第一批十所省级示范性技师学院之一,光伏应用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两个专业被列为品牌专业。深入产教融合,林业技师学院构建“专业+产业”模式校内实训产业基地,通过扩改建,建成了省级现代化木材精深加工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成立吉林工学木业有限公司。三是打造人才培训平台。为满足职业技能人才培训需求,白山市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建设公共实训基地,目前建成市级公共实训基地1个,县级公共实训基地1个,在建县级公共实训基地3个。在全市建立了技能人才信息库和培训师资信息库,建设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个,省级职业实训基地11个,全市共有国家级技师工作室1个,省级首席技师工作室7个、师徒工作间6个,市级首席技师工作室6个、师徒工作间8个。四是抓好技能人才的就业创业。为了提高培训质量,我们指导培训机构采取“培训+推荐就业”、“培训+孵化创业”相结合,引导参训学员学技能、用技能,涌现了一批就业创业典型。比如,靖宇县的高秀虎,通过参加种植技术培训,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和合作社,带动近百人就业;江源区的郝永清,学习网络直播销售技能后,组织10多名学员组成直播带货团队;浑江区的孔宪军,参加保健按摩技能培训后,自己开办了按摩店,并带动5人就业。通过开展技能培训,一些掌握实用技能的学员成为就业创业的带头人,为白山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近几年我局通过“全国民营企业招聘月”“民营企业服务周”“万名人社干部进万企”等活动,深入企业进行调研走访,征集企业技能人才需求,实施技工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组织技工院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开展创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对接新业态、新技术、新职业,全面提供就业服务,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强化引导,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形成争做技能模范新氛围

  一是加大技能人才选拔。在技能人才选拔方面,创新组建了“白山市高技能人才评审委员会”;在高技能人才推荐方面,成功推荐了国家级韩厚海技师工作室,省级安郁民、韩厚海、崔小华、窦茂忠、李龙、马春旭、腾祥7个“首席技师工作室”和安明和等6个“师徒工作间”;陈兆惠等12名同志评为“吉林省技术能手”,胡振伟等309名同志评为“吉林省青年技术能手”,高技能人才韩厚海、窦茂忠获得省“突出贡献专家”并享受政府津贴,贾春贺被评为省优秀创新创业人才。二是加大技能人才表彰。我市以市委、市政府名义成功召开了首届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活动,省人社厅、市委、市政府领导出席此次活动。共评选市级6个“大师工作室”、8个“师徒工作间”、10个“技术能手”,使高技能人才在我市社会有了凸显位置。三是开展竞赛,弘扬“工匠精神”,形成“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市人社部门以省级技能大赛为引领、以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为龙头,以地方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为主体,以企业岗位练兵比武为基础,连续开展省级、市级各类技能大赛。2019年以来全市企业开展251个项目技能竞赛,有上万名职工参与其中,极大提高我市企业职工职业技能水平。在吉林省首届网络直播销售大赛上,我市8名选手获“达人组”第三名、“新星组”第一名,6人获不同等次奖励;在2021年全省第一届乡村振兴技能大赛活动,我市获得一银两铜;在2022年开展的全省第一届技能大赛活动中,我市参赛选手取得两枚银牌、九个优胜奖的好成绩;在2023年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我市收获2个项目优胜奖,分别是吉林省林业技师学院电气装置专业的丁加轩和木工专业的陈俐志,选手丁加轩入选电气装置专业国家集训队;在2024年全省第二届乡村振兴技能大赛活动,我市获得一银两铜和一个优胜奖。

  下一步,白山市人社局将围绕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大力实施“一山两江”品牌战略对技能人才需求,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为抓手,加强急需紧缺职业培训,提升技能匹配度。一是聚焦支柱产业抓培训。围绕全域旅游、人参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项目和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等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大规模培养技术工人、高素质农民、传统艺人和能工巧匠。二是聚焦岗位技能提升抓培训。鼓励企业大规模开展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训,组织企业职工开展岗前、转岗、在岗培训,推进规模以上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三是聚焦生产生活需要抓培训。对重点就业群体广泛开展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市场紧缺急需工种职业技能培训。2024年重点开展养老护理员、健康照护师、育婴员、工艺品制作、药材和花卉以及食用菌种植加工、旅游等特色技能培训。四是聚焦自主创业抓培训。深入实施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实现创业阶段全覆盖,组织准备创业和创业初期的人员参加创业意识、创办企业、网络创业、创业(模拟)实训、企业经营发展等培训,提升参训人员的项目选择、市场评估、创业计划等能力,鼓励开发新领域、新经济创业培训课程,不断提升创业者适应新发展的能力。

  继续做好技工院校管理,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做好技工院校招生工作,推广一体化教学改革,优化专业设置,实行技工院校专业设置动态调整,加快专业升级迭代,提升技工教育服务产业发展水平,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抓好技工院校思政课建设,创新思政教育模式,提升铸魂育人实效,守牢意识形态阵地,推动我市技工教育持续高质量发展。

  继续推进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激发人才活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措施(3.0版)》和市委人才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开展长白山人才振兴行动助力“两山”理念转化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白山人才工作打造“两山”理念转化人才集聚高地20条政策措施》等省市人才政策落实,加大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活动,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师徒工作间等载体平台建设,激发技能人才活力。

  最后,感谢您对我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关注和建议,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意。

  此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