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白山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白山市农业农村局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6000135621256/2024-05043
分  类: 畜牧业管理 ;  通知
发文机关: 白山市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4年07月02日
标      题: 关于下发<<白山市“百村千户头”肉牛>>的通知
发文字号: 白山农发〔2024〕48号
发布日期: 2024年07月02日
索  引 号: 112206000135621256/2024-05043 分  类: 畜牧业管理 ; 通知
发文机关: 白山市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4年07月02日
标      题: 关于下发<<白山市“百村千户头”肉牛>>的通知
发文字号: 白山农发〔2024〕48号 发布日期: 2024年07月02日

关于下发《白山市“百村千户万头”肉牛

增量工作方案》的通知

白山农发〔2024〕48号

 

各县(市、区)农业农村(畜牧业管理)局、靖宇县畜牧兽医管理总站、长白朝鲜自治县畜牧业管理中心:

为加快全市肉牛产业的发展,全力完成《全省新增百万头肉牛饲养量实施方案》任务目标,结合《白山市肉牛产业发展规划》,经研究制定《白山市“百村千户万头”肉牛增量工作方案》,下发给你们,望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完成目标任务。

 

附件:《白山市“百村千户万头”肉牛增量工作方案》

 

白山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2日


附件

白山市“百村千户万头”肉牛增量

工作方案

 

为充分发挥白山市生态、林下等资源优势,我市将实施“百村千户万头”肉牛增量工程,结合《白山市肉牛产业发展规划》,制定“百村千户万头”肉牛增量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

在全市6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选择20个肉牛养殖专业村,每个村选择10户以上肉牛养殖户,利用现有养殖基础和条件带头发展肉牛养殖产业2024年底全市120个村的肉牛增量达到1.8万头,饲养量达到11万头;到2025年全市120个村的肉牛增量达到1.5万头,饲养量达到12.5万头,为加快全市肉牛产业发展步伐打下坚实基础。

白山市“百村千户”2024-2025年计划增量图(单位:头)

县(市、区)名称

2023年底

饲养量

2024年计划增量

2024年计划饲养量

2025年计划增量

2025年计划饲养量

浑江区(20个村)

20390

3110

23500

2700

26200

江源区(20个村)

12990

3010

16000

2300

18300

临江市(20个村)

13191

2909

16100

2400

18500

抚松县(20个村)

9220

3480

12700

2600

15300

靖宇县(20个村)

20730

2870

23600

2700

26300

长白县(20个村)

15642

2458

18100

2300

20400

白山市

120个村)合计

92163

17837

110000

15000

125000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肉牛繁育体系建设。按照“小规模、大群体”整村推进、分户饲养的原则,大力推行“自繁自育、藏牛于户”为主的养殖模式,发挥龙头企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带动作用,通过“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和“大户+农户”等合作方式,扩大养殖规模和基础母牛存栏量,逐步形成多户带一村,一村带多村,多村集聚连片发展的格局。

(二)加快秸秆饲料化进程。大力推广秸秆青(黄)贮、氨化、膨化和全混合日粮等加工技术,增强适口性,增加采食量,改善消化率,提高秸秆饲料转化利用率。稳步推进“粮改饲”,抓好饲草种植、收贮、利用三个关键环节。

(三)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指导散养密集村屯建设畜禽粪污集中收储点。通过宣传引导、执法监管等综合手段,引导散养户主动将粪污运送至集中收储点存放,实现分户收集、集中处理。积极推广“畜禽粪污+玉米秸秆”堆积发酵和有机肥加工等实用技术。

(四)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建立健全农村技术培训体系,进一步完善“专家+畜牧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采取“集中培训、入户培训、观摩培训、网络专栏培训”等方式,推广良种、良舍、良法、疫病防控、兽药饲料开发、优质特色畜产品生产等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五)完善兽医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成果,搞好无疫区运行监管,健全完善强制免疫、监测预警、动物卫生监督监管和应急管理四大体系,提升生物安全水平。

三、政策扶持

(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肉牛工程实施以来,省级层面出台了相关政策,各县(市、区)要全面掌握,积极争取。研究采取以奖代补、基础设施建设补助等形式,对肉牛养殖规模大场(户)、养殖专业乡镇、专业村给予资金奖励,专门用于场房扩建、设备投入等基础建设投入的政策性补贴。

(二)加强金融机构参与服务。搞好产业金融对接,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信贷扶持作用,积极争取国家、省级相关政策。结合各地实际,实施“政银保担”联动支牧,通过肉牛活体抵押贷、质押贷、信用贷等多种信贷模式,争取省吉牧贷等金融资金支持,积极争取肉牛发展资金。    

(三)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抓好肉牛产业的发展,要有完善的机构设置和相匹配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强畜牧业主管部门建设和领导,健全机构,配齐人员,从而实现肉牛产业发展及技术管理服务等环节给予保障。鼓励引导大学生、返乡创业人才返乡创业,积极开展防疫员、繁改员技能培训,以便为辖区内肉牛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优质技术服务。

四、保障条件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市、区)要高度重视“百村千户万头”肉牛产业发展工作,要明确发展目标、规划布局、支持重点、补贴标准、保障措施等。部门间要强化工作联动,加大政策、项目、资金落实力度,合力推进全市“百村千户万头”肉牛工程建设。

(二)营造良好氛围。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主流媒体,大力宣传肉牛产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政策措施,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百村千户万头”肉牛工程建设的浓厚氛围。及时总结和推广各地发展肉牛产业的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开创肉牛产业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