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农业农村局
对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67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白山农发〔2024〕49号
徐春生、张艳丽委员:
您在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百村万头”肉牛扩繁增量力度的建议》(第67号提案)收悉,白山市农业农村局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的工作部署,积极推进肉牛产业发展各项工作。截至2024年6月,全市肉牛饲养量达17.9万头,同比增长4.9%,其中,存栏14.4万头,同比增长2.6%;出栏3.5万头,同比增长15%。浑江区肉牛饲养量达2.5万头,同比增长6.5%,其中,存栏1.9万头,同比增长0.5%,出栏0.6万头,同比增长26.8%;江源区肉牛饲养量达2.9万头,同比增长9.9%,其中,存栏2.4万头,同比增长7.7%,出栏0.5万头,同比增长20.3%;临江市肉牛饲养量达3.8万头,同比增长1.0%,其中,存栏3.2万头,同比增长1.1%,出栏0.6万头,同比增长0.5%;抚松县肉牛饲养量达2.3万头,同比增长6.2%,其中,存栏1.7万头,同比增长5.4%,出栏0.6万头,同比增长8.8%;靖宇县肉牛饲养量达4万头,同比增长1.9%,其中,存栏3.3万头,同比增长0.7%,出栏0.7万头,同比增长7.3%;长白县肉牛饲养量达2.4万头,同比增长7.7%,其中,存栏1.9万头,同比增长2.1%,出栏0.5万头,同比增长36.5%。全市现有肉牛养殖主体14465家,其中浑江区2241家、江源区2603家、临江市2547家、抚松县2429家、靖宇县3188家、长白县1457家。
二、具体做法
(一)下发《“百村千户万头”肉牛增量工作方案》(白山农发[2024]48号)。在全市6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选择20个肉牛养殖专业村,每个村选择10户以上肉牛养殖户,利用现有养殖基础和条件带头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到2024年底全市120个村的肉牛增量达到1.8万头,饲养量达到11万头;到2025年全市120个村的肉牛增量达到1.5万头,饲养量达到12.5万头,为加快全市肉牛产业发展步伐打下坚实基础。
(二)稳步推进肉牛项目建设。全市共谋划实施肉牛产业项目18个,计划投资7亿,已完成投资2.5亿。目前,16个项目已经陆续开工建设,浑江区肉牛养殖项目目前已与中农盛(吉林)控股实业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预计2024年底竣工;靖宇县肉牛屠宰加工建设项目预计10月份可以投入运营。
(三)抓大乡(镇)、专业村、大户扩群增量。重点抓好2个大镇、20个专业村、160个养殖大户的肉牛养殖,通过强化产业政策宣传,协调解决疑难问题,精准服务到场到户,加快提升大乡(镇)、专业村、大户扩群增量能力。
(四)加快肉牛繁育体系建设。大力推行“自繁自育、藏牛于户”为主的养殖模式,发挥龙头企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带动作用,通过“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和“大户+农户”等合作方式,扩大养殖规模和基础母牛存栏量,逐步形成多户带一村,一村带多村,多村集聚连片发展的格局。
三、下一步打算
(一)持续抓好肉牛大项目建设。2024年将持续抓好肉牛大项目建设,重点抓好浑江区肉牛养殖基地、江源区肉牛养殖基地项目、靖宇县肉牛屠宰加工等建设项目,确保项目建成后可以发挥作用,助推肉牛产业长远发展。同时加强指导,提高养殖户养殖水平、养殖积极性,加强肉牛良种繁育等技术宣传,提高肉牛良种供应能力。
(二)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强对养殖场(户)的服务与指导,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活动,增强养殖场(户)环境保护意识,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有效遏制畜禽粪污乱堆乱放、还田不到位等情况的发生。
(三)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建立健全农村技术培训体系,进一步完善“专家+畜牧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采取“集中培训、入户培训、观摩培训、网络专栏培训”等方式,推广良种、良舍、良法、疫病防控、兽药饲料开发、优质特色畜产品生产等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附件: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
白山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