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吉、金兰代表:
您们在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白山市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建议》(第47号建议)收悉,市卫生健康委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现状及进展情况
近年来,我委大力推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和服务向基层下沉。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落地。持续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县、市全覆盖。按照《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强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建设,加快推动县域能力提升。全市累计达到服务能力标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69家,占比超过90%;累计建成社区医院4家,基本达到二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
二、关于所提意见的答复
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全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素质和服务能力,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一是不断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在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工作,2018年以来,基层医疗机构业务骨干及管理人员共1085人在各级培训机构接受了理论培训及网络学习。全面启动农村(村卫生室)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工作,共完成培养医学生110人。开展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2017年以来,共培训合格中医类、西医类全科医生转岗384人。全面落实省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计划”,定向培养一批大学生乡村医生,我市有188名学员参加学历提升教育。组织面向2016年以来参加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的中专学历医学毕业生定向招录乡村医生。我市共计70人成绩合格并参加了省卫健委统一组织的相关业务培训。开展村医“积分制”管理工作,切实落实好村医补助待遇,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调动村医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
二是职称晋升向基层倾斜。自2016年起,我市实行职称分类评审制度。即市直与市直比较,县区与县区比较,乡镇与乡镇比较,特别是同一单位的参评人员相互间做好比较。按照省人社厅规定的通过率,结合市县乡申报人数,分别计算出通过率,保证了向基层倾斜的政策落到实处。2019年吉林省人社厅印发了《吉林省基层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细则》,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机制,采取“单独申报、单设指标、单独评审”的方式,群众反响较好。2021年省人社厅结合我省实际,在今后三年内对大中专毕业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学历和聘用达到规定年限后,即可申报上一级职称,我省卫生大中专毕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受益匪浅。
三是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重点提高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以全市60家乡镇卫生院和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活动实施主体,按照分级负责、严格标准、全面覆盖、公开公正的原则,全面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改善服务质量为主重点线,重点提升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现有69家基层机构达到能力标准,其中,9家机构达到推荐标准,逐步建立符合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评价体系。
四是积极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在2022年抚松县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基础上,2023年新增3个试点县(临江市、靖宇县、长白县)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逐步建成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分工协作的新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形成服务、责任、利益、管理的共同体。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进一步完善,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履约质量进一步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县域就诊率逐步提升,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镇”。
三、下一步工作目标及计划
一是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强化组织领导,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多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予以解决。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助政策,确保乡镇卫生院生存与发展。
二是实施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县聘乡用”“乡聘村用”专项招聘计划。提高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好地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下沉”“流动”“共享”。落实激励政策,“县聘乡用”“乡聘村用”聘用人员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标准,享受人事关系所在县级医院或乡镇卫生院同类在岗人员工资待遇、绩效奖励及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
三是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的通知》。扎实推进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人员招录和编制保障工作,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村卫生室岗位服务农村群众。
四是建立健全以县带乡、以乡带村帮扶机制。落实二三级公立医院对县域医共体技术帮扶,二三级医院通过专家派驻、专科共建等多种方式提升县域医共体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推进人员、技术、服务、管理“四个下沉”,提升基层卫生专业人员业务水平。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白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