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37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徐阳委员:
您在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老年保健品市场监管的建议》(第037号提案)收悉,白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现答复如下:
正如您在提案中所说,保健食品安全领域的不法行为不但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也严重危害了老年人生命财产安全。多年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特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一老一小”重点人群,严厉打击保健食品领域违法生产经营、虚假宣传、欺诈误导消费等违法犯罪行为,坚决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严格落实保健食品市场监管法律法规规定
目前,保健食品销售“坑老”所涉及的法律法规有四大部分。一是保健食品广告中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声称或者暗示广告商品为保障健康所必需;与药品、其他保健食品进行比较等作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或者发布未取得批准文件、广告内容与批准文件不一致的保健食品广告,可依据《广告法》给予处罚。二是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给予处罚。三是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的,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给予处罚。四是《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规定,食品展销会的举办者应当在展销会举办前十五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报告食品经营区域布局、经营项目、经营期限、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入场食品经营者主体信息核验情况等。
二、积极开展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专项整治
自机构改革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先后开展了“保健”市场乱象联合整治、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等专项行动,开展了“权健”、“酸碱平”等各类涉嫌传销保健体验场所调查摸排。将日常检查、专项检查与重点抽查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加大对各类重点场所的摸排力度,深入挖掘保健品虚假宣传、违法广告、违法会销、无证无照经营等违法线索,督促企业自查自纠,及时整改。累计检查保健食品经营主体2289户次,与宾馆、酒店、礼堂等重点场所企业签订责任书87份,建立联系制度。整治期间,受理保健食品相关投诉举报10起,通过调查核实做了调解和立案处理。加强信用约束力度,组织开展严重违法失信治理专项行动,对假冒伪劣、虚假宣传、虚假违法广告等严重违法失信行为,集中列入一批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共梳理案件734件,其中有效案件线索9件,已报送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5件,正在梳理核实案件4件。联合市财政局印发了《白山市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激发调动社会公众参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三、加强科普宣传力度,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以“3·15”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宣传周”为契机,先后组织开展了保健食品进学校、进社区等宣传活动,以“一老一小”为重点,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普法宣传和警示教育,介绍保健食品基本常识和相关法律规定,发布消费警示,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如何正确选择和购买保健食品,切实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累计发放《食品安全法》手册,食品、保健食品知识宣传单5000余份;开展知识讲座,参与人员超2000人次。
四、持续强化保健食品安全监管
您的建议对我市保健食品治理工作有很大启发,我局将积极采纳,持续强化保健食品市场监管。一是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持续开展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指导各县(市、区)严厉查处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与批准内容不一致,虚假宣传保健功能,非法声称疾病预防、治疗功能,未经审查发布保健食品广告以及发布虚假保健食品广告等违法行为。二是强化保健食品科普宣传。结合食品安全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用好各类媒体平台,多渠道、多方式、常态化开展保健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普法教育,提高内容质量。公众号筹备设置“保健食品科普宣传”专栏,定时更新发布保健食品科普知识、常识,引导提升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和健康素养。三是强化部门联动。充分发挥食安委统筹协调作用,建立起与公安部门“行刑衔接”工作机制,严厉打击虚假宣传、非法添加、假冒伪劣等违法犯罪行为。建立“黑名单”制度,对严重违法犯罪的企业和个人实施市场进入,构建起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强大合力。
感谢您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白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6月27日
联系人姓名及电话:赵亮 1760439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