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白山市地方税务局2007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07-01-01    点击数:

白山市地方税务局2007年政务信息公开报告

  2007年,我局政务公开工作认真贯彻市政府关于政务公开工作有关文件精神,以巩固创建政务公开高标准示范单位建设为契机,不断提高认识,完善措施办法,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新进展,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目 标任务,做好全年工作部署

  政务公开是推进地税机关转变职能、改进作风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优化税收服务、营造良好税收环境、构建和谐征纳关系、服务税收中心工作、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法制化、规范化、民主化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求各级地税机关必须立足地税事业的长远发展,从大局出发,进一步提高对推进政务公开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克服厌倦思想和畏难情绪,切实增强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政务公开工作,要在我局全面实现了政务公开高标准示范单位的良好基础上,以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和让群众满意为目标,着力在细化、规范、落实和创新上下功夫,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法,狠抓工作落实,推动政务公开工作再上新台阶。年初,我们及时召开了全市地税系统办公室工作会议,会议在认真总结2006年政务公开工作的基础上,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白山市地税系统办税公开实施方案》,对2007年的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并确定了2007年政务公开工作的指导思想为:以解决实际问题和让纳税人满意为目标,围绕创建政务公开高标准示范单位活动,进一步巩固政务公开工作基础,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创新性试点工作,本着注重实效、活化方式的原则,着力在规范、细化和创新上下功夫,全面加强各项公开内容的落实。

  二、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保证工作深入开展

  为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党组统一领导,有关职能部门广泛参与的领导机制,切实保障政务公开工作的常态长效运行,我局调整了政务公开领导小组。

  组 长:周兴全

  副组长:陈淑梅、李兴建、王长顺、王君成

  成 员:沈德全、潘鹏人、刘兆云、付强、吕维莲、孙胜福、庄会友、王春荣、王世军、梁德江、宁汝林、权晓莉、李媛清、魏嫦湘、高亦林。下设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局办公室。分设办税公开协调小组和行政管理公开协调小组,分别由税收服务科和办公室牵头组织实施。

  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负责全市地税系统政务公开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具体职责:一是负责贯彻落实领导小组关于政务公开的各项部署;二是向领导小组汇报政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并提出工作建议;三是协调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开展政务公开工作;四是召集政务公开联席会议;五是总结政务公开成果、研究政务公开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协调相关部门提出解决措施;六是会同成员单位对基层政务公开工作进行检查指导;七是负责系统内政务公开工作的总结表彰工作;八是不定期编发政务公开工作简报。办税公开协调小组(税收服务科)负责办税公开的牵头组织协调和管理。具体职责:一是负责办税公开工作计划的部署与安排;二是负责制定有关制度办法;三是负责对系统办税公开工作的部署、指导、检查和监督;四是负责受理、协调和处理针对办税公开方面的意见、建议、投诉、举报等相关业务;五是负责系统办税公开开展情况的总结。行政管理公开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行政管理公开的牵头组织协调。具体职责:一是负责编制内部行政管理公开相关内容目录;二是负责政务公开领导小组部署的有关工作计划任务落实;三是负责内部行政管理公开方面有关意见、建议、投诉、举报的协调和处理。各成员单位(其他各科室)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按照确定的公开项目和责任分工,明确责任人,落实工作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各项公开事项按照要求落实到位,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扎实开展,切实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三、召开联席会议,广泛征求意见,确定政务公开要点

  2007年3月20日和9月17日,我局分别组织召开了由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办税公开协调小组、行政管理公开协调小组参加的政务公开联席会议。4月26日,召开了政务公开、政行风建设监督员座谈会。会上传达了省局文件精神,分解落实了我局政务公开工作职责,研究讨论了公开内容,总结了我局政务公开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对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重点研究修订了《200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为指导全市地税系统政务公开工作顺序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选好公开载体,创新公开形式,切实提高公开质量

  在公开形式上,我们不断完善办税服务大厅的公开措施,强化薄弱环节和基础设施建设,选好公开载体,创新公开形式,增强了政务公开的实效性。

  一是办税服务中心窗口公开。以各基层局的办税服务中心为重点,设置了资料索取点、信息公告栏、办税指南、办税流程示意图、触摸屏、显示屏等设施,为纳税人提供便利服务,使办税服务中心成为最有效、最直接的涉税信息公开平台。二是电子载体公开。我们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在政务公开中的主体性作用,不断优化地税网站办事服务功能,对外公开地税网站网址,在网站内设置和完善纳税指南、政策解读、在线咨询、网上调查等栏目,公开12366纳税服务热线及纳税服务短信平台,完善了办税服务中心的电子查询功能。三是纸质载体公开。以各基层局为单位,统一并规范税收政策及纳税宣传资料,充分利用当地政务大厅,定期配送政务公开资料,通过政府公报、政务公开栏、公开办事指南,税务公示、公报、公告、函告、宣传展板、公开信等形式,扩大了政务公开的影响和效果。四是新闻媒体公开。积极利用当地广播、电视、政府网站、报纸、杂志等媒体,及时、准确地发布重要涉税信息和公开内容。五是集中场所公开。在商业街区、集贸市场和物流中心等纳税人相对集中的场所设置政务公开栏,发布涉税信息和办税流程。六是各种会议公开。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会、听证会、咨询会、座谈会、辅导会、论证会以及邀请社会公众参加的旁听会议等进行面对面的公开,增强与纳税人互动,努力打造无障碍、零距离的税企沟通新平台。

  五、加强监督考核,强化责任追究,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我们始终把政务公开工作作为目标管理考核的重点内容,实行半年、年度考核结果与年度政绩挂钩,增强了广大干部的责任意识,保证了这项工作层层落实,层层负责,一级抓一级,深入持久地开展。

  一是围绕组织领导、公开项目、公开形式、公开时限以及公开效果等方面,加强对本单位和下级单位政务公开落实情况的指导、检查、管理和考核,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了公开工作常态长效、扎实深入开展。二是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和重点工作考核内容,采取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法,采取督导检查、深入抽查等有效形式,对重点公开项目进行了重点检查和考核,加强了日常检查和暗访活动,及时通报检查结果,并将日常检查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对于政务公开工作成效明显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于未按规定实施政务公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 三是将政务公开纳入政风和行风评议体系。实施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多主体、多渠道、多层次的政务公开内外监督机制。各基层单位普遍建立起由特邀监察员、税务人员和纳税人代表等组成的评议小组,不定期开展政务公开评议活动,对公开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全面,时间是否及时,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制度是否落实到位等进行评议。通过群众访谈、问卷调查、发放征求意见卡、设立举报电话和监督信箱等方式和途径,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积极采取改进措施,认真及时加以解决,暂时难以解决的,及时做好说明解释工作。四是严格责任追究,对开展政务公开工作不力、监督管理不到位,搞形式主义的,予以严肃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对违反政务公开规定,应公开而不公开,公开不全面、不及时、不真实,经限期整改后仍拒不按规定公开,弄虚作假,侵害纳税人合法权益,以及不应公开而公开并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六、完善公开制度,强化制度约束,推动工作规范运行

  一是建立了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结合实际统一编制政务公开指南和政务公开目录,分别向社会和单位内部公开。政务公开指南包括:公开信息的分类、编排体系、获取方式,以及单位名称、办公地址、办公时间、联系电话、传真号码、电子邮箱等内容;政务公开目录包括:公开信息的索引、名称、内容概述、生成日期等内容。公开事项的变更、撤销或终止,及时公布并做出说明。对于只涉及部分人和事、不必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参与的事项,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根据自身需要提出申请,政务公开的责任主体要按照规定程序,向申请人公开,确实不能公开的及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二是建立健全了政务公开审批和备案制度。我们强化了审批管理制度,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严格按照提出、审核、公开和反馈的程序主动公开政务,严格限制不公开的范围。对于需要公开的项目和具体内容,由有关职能部门提出意见,办公室综合梳理后,提交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审核确定。单项明确的公开事项,由相关责任部门具体组织落实,综合性的公开事项由各部门提供资料情况,牵头部门组织协调落实。需要变更、撤销或终止公开的事项,由公开事项的具体负责单位提出,提交局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审议批准。建立了政务公开备案制度。内容包括上级税务机关和地方党委、政府有关政务公开的文件,本级局政务公开实施方案和意见,各级各类公开项目、具体内容、公开形式、公开时间、公开程序、公开范围、实施效果、纳税人评价等各种信息,以及政务公开联席会议记录,政务公开协调办公室会议记录和各级各次检查考核结果等内容。 三是建立健全了政务公开年度报告制度。为及时掌握公开动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典型经验,推进政务公开深入开展,各基层局每年都对本级政务公开工作进行全面总结,逐级上报上级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年度报告的内容包括:主动公开政务信息的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务信息和不予公开信息的情况、政务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政务公开联席会议召开情况、对政务公开工作的检查监督情况、本级机关和下级单位政务公开的制度建设和落实情况以及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七、明确公开内容,规范公开流程,真正打造阳光政务

  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阳光政务”的要求,编制了《白山市地税系统办税公开目录》和《白山市地税系统内部政务公开目录》,对公开的事项、环节、内容、程序,时间、限期、形式、依据、主体、责任部门、责任岗位等方面都进行了细化,保证了政务公开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统一了公开标准,确定了办税公开十四大类47项具体公开项目,内部政务公开的八类32项具体公开项目,并以文件形式下发作为全市统一共性公开标准,对各基层局个性化公开内容要求按时限、有效地进行公开。

  一是加强欠税公开管理。各地通过公告板、触摸屏、滚动屏等形式进行了欠税公告,各地将欠税结果在《长白山日报》上集中对欠税进行公告。

    二是加强减免税审批结果公开。一是设置了减免税审批台帐;二是通过公告板、触摸屏、滚动屏等形式公开,按照省局要求及时将审批结果予以公告。三是全面公开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通过举行税收政策发布会、税收政策宣讲、培训,以及内部网站等各种新闻传媒广泛宣传税收政策法规,引导纳税人的投资经营活动,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我们对已有的税收优惠政策编辑成册,印制5000份,全部免费发放给纳税人,使他们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以便迅速调整生产经营。四是加强核定纳税定额公开。我们将定额程序、定额结果以台帐、触摸屏、滚动屏、公示板等形式进行了广泛公开。五是停、歇、废业户名单公开。对停、歇、废业的纳税人通过台帐、触摸屏、滚动屏逐户公开。长白县对这部分纳税人名单在网站进行了公开。六是深化政务公开,创新工作内容。在上级部门部署的五项工作基础上,我们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扩大了公示板的内容,规范了形式,加大在新闻媒体上的公开力度,探索了政务公开进社区试点创新。八道江区局先搞试点,现已选择新建等社区作为第一批公开社区。主要做法是在社区显著位置设置公开板,将该社区所有纳税户,按正常纳税、下岗再就业、不达起征点三类进行了全面公开,并将该社区税务管理员的名字、照片、职务、科室进行了公开,公开了三部举报监督电话,极大地方便了纳税人。

  总之,2007我局在政务公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距离市政府的要求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创建工作的发展还不够平衡、政务公开高标准建设的内容公开程度还存在不全面、不到位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二○○八年政务公开工作打算

  2008年,全市地税系统政务公开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内容,增强公开透明度,提高地税系统公信力,努力营造“税务机关诚信征税、纳税人诚信纳税”的良好氛围,逐步实现税收宣传的平台化、载体化和国地税一体化。

  1. 深化政务公开内容,创新公开形式 。在八道江区地税局社区政务公开试点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在全地区推广。

  2.围绕纳税人关注的热点问题,积极探索网上公开、点题公开、纳税人切实需求的政策公开力度,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3.对各基层局政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认真调研和督查,促进政务公开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

  4.进一步落实政务公开高标准示范单位建设规划所确立的达标任务,在已受牌达标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工作成果,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工作的水平。

  5.利用12366服务平台和外部网站等现代化科技手段为纳税人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服务,依托各类媒体,开展长期性的税法宣传和政策发布,切实维护纳税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鼓励诚信纳税,提高纳税人自觉依法纳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