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财政局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情况的报告
本报告根据网上数据采集以及我局相关情况和数据编制,由“基本工作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行政复议和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2013年重点工作安排”等七个部分组成,所列数据截止日期为2012年12月31日。如有疑问,请与白山市人民政府政务公开指导科联系,邮编:134300,地址:浑江区铁南街1717号,电话:0439-3239118,传真:0439-3239118,E-mail:bsyzb@126.com。
一、基本工作情况
(一)组织保障情况
1、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了以全局相关科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推进、指导和监督工作。确立了市政府主管,市政务公开办主抓,财政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运行机制。
2、人员配备情况。我局政务服务中心5名。政府信息公开日常工作由市政务公开指导科负责。
3、培训情况。每年定期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公务员培训及考核工作。2012年把系统软件使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作为培训工作的重点,印发了《2012年全市公务员政府信息公开培训方案》(白山政公办〔2012〕3号),举办市本级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培训班1次,一对一培训59人次,有效提高了岗位工作人员的素质。
4、教育考核情况。市教育局积极推行学校校务公开,将校务公开纳入教育考核长效机制。
5、保障情况。有明确的保密审查机构,市保密局联合各行政机关保密委员会负责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市政府办文电科联合市网络中心负责市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市各网站信息发布保密工作的通知》(白山政办发〔2008〕21号)。市政府信息公开运行经费充足,由市财政局负责。
(二)公开渠道建设情况
1、公开形式。全市各级机关和各部门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报纸、广播、电视以及设立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图书馆、市档案馆的三处信息公开查阅点等多种渠道公开。我局充分利用政府信息查阅点便民服务作用,进一步丰富、充实信息量,收集整理市本级各部门可对外公开又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政府信息文件资料500份,已全部分类、归档、立卷完毕,投放到市政务服务中心信息查阅点。2012年面向市本级公共企事业单位发放吉林政报2400份。2012年市本级各单位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在文件生成30个工作日内及时报送市档案馆、市图书馆的为1731份。2012年市本级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接受公众查阅人次数794人次,查阅文件数1123卷次。市本级网上政府信息查询为77217次。
2、信息公开专栏情况。白山市本级和6个县(市)区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已链接于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并在醒目位置设立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各地区、各部门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专栏,系统平台进入正常运行阶段。其中浑江区属自主研发软件系统,长白、抚松、靖宇、临江、江源均使用吉大正元软件系统。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和各部门2008年至2011年的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都已发布在政府信息公开专网。
3、畅通公开渠道。全市、县政务大厅,市税务、市房产办事大厅、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等,通过设立图版、公开栏、电子显示屏和电子触摸屏等方式,方便前来办事的群众查询办事服务信息。设立了市图书馆电子信息查阅点,市政务大厅电子信息查阅点,进一步拓宽了信息公开的渠道。
(三)制度建设情况
1、完善基本配套制度。几年来,市本级60个部门和6个县(市)区先后印发了《白山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等办法的通知》(白山政办发〔2009〕17号)包括:《白山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办法》、《白山市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考核办法》和《白山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及工作人员考核办法》;《白山市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等办法的通知》(白山政办发〔2009〕21号),包括:《白山市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办法》、《白山市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办法》、《白山市政府信息发布协调办法》、《白山市政府信息清理工作办法》、《白山市行政机关澄清虚假或不完整信息工作办法》;《白山市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工作等制度的通知》(白山政办发〔2010〕21号)包括:《白山市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制度》、《白山市政府信息公开社会评议制度》、《白山市政府信息公开举报受理制度》、《白山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责任追究制度》;2012年制定完善了《白山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办法(试行)》(白山政公办〔2012〕4号)。市政府办文电科与网络技术中心联合建立政府信息发布登记制度,编制了《长白山之窗网站信息发布保密审查登记薄》,做到保密审查机制与公文运转、信息发布程序相结合。
2、完善制度,填补空白。已在市直部门内部落实 “三公”消费情况公开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2012年我市新建立《重大行政决策若干制度》(已发布上网)包括:《重大行政决策听取意见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重大行政决策集体决定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评价》、《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并督促各部门及时制定和完善此类制度。
(四)监督检查情况
1、考核评议情况。全市各地区、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已纳入政府工作绩效考核,对没有纳入绩效考核的中省直单位也按照市直部门的考核内容开展工作。在市直部门考核期间同时开展政府信息公开社会评议工作,印制200份评议调查表于20号人大会议期间发给代表,将评议结果纳入市直绩效考核成绩。近年来全市各地区、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考核成绩逐年提高近10%。
2、监督检查情况。每年年末对下级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专项考核。2011年重点对各(县)市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参与制定文件《白山市各县(市)区政府2011年政府绩效评估实施细则》(白山绩效办发〔2011〕4号),通过考核有力推动了各县(市)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3、建立督导长效机制。年初制定《2011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工作的通知》(白山政公办〔2012〕1号)、《2012年全市政务公开工作重点》(白山政办发〔2012〕10号)、《2012年全市公务员政府信息公开培训方案》(白山政公办〔2012〕3号)、《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已发布上网)等,中期验收工作下发《关于报送政务公开工作上半年工作报告有关情况的通报》(白山政公组〔2012〕2号),网上发布《白山市2011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工作报告发布情况》,年末联合市绩效办发布《2012年市政务公开工作绩效考核方案》。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按要求科学编制、公布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并做到及时更新。根据《条例》要求,市、县级政府及各部门,每年列出本级机关和各部门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专栏及时发布。
(二)公开的数量。截止2012年12月31日,我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总数30余条。
(三)公开的内容。在市本级全部公开信息中,从与群众密切关系角度划分,涉及规范性文件5条。
(四)公开的形式
1、网上公开。2012年市本级网上公开信息总数10353条,所占比例79.9%;其中,全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发布政府信息总数9172(包括市直1172条,县区8000条)。
2、公共查阅点。2012年市本级设公共查阅点3个(市图书馆、市档案馆、市政务服务中心),其中电子查阅点2个(市图书馆、市政务服务中心)。查阅点汇集信息总数2231份。其中纸制信息1531份、电子信息700份。接待公众查阅794人次,借阅文件数1123卷次。
3、政府公报(吉林政报)发放2400份。
4、新闻发布会。市政府门户网站直播新闻发布会5次,发布信息5条。信息发布的主要内容:(1)白山市检察机关十大创新亮点工作新闻发布会;(2)白山市人民政府金英新区项目招商发布会;(3)白山市工商局 “兴企惠民 服务发展”新闻发布会;(4)2012“长白山农商银行杯”吉林?白山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暨白山?长白山鸭绿江松花江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5)市中级人民法院打击毒品犯罪新闻发布会。
5、公开的及时性。
文件信息从生成到网上公开不超过20个工作日的10159件,比例98.1%,超过20个工作日的194件,比例1.9%。
文件信息从生成到向公共查阅点报送不超过30个工作日的2039,比例91.4%。超过30个工作日的192件,比例8.6%。
6、财政预算、决算公开情况。市财政局已将2011年白山市财政预算、决算公开情况向社会公开,并发布在政府网站。
7、三公经费公开情况。全市40个市直部门“三公”经费情况已向机关内部公开。
8、市信息中心今年2月份及时发布“江源区两起杀人案告破”的重大突发性事件信息,回应了社会关切,解除了公众疑虑。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全市已建立完善政府信息依申请受理机制,规范了依申请公开受理程序,在网上发布依申请公开受理流程图,且网上开通依申请公开受理平台且运行畅通。市政府依申请公开的受理机构为市政府办文电科、秘书科,监督指导机构为市政务公开办公室。2012年全市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条,其中网上申请2条。内容包括:依申请公开市人社局关于2012年职称晋级的名单;依申请公开市工信局关于居民光线可接入率、网络覆盖率的情况。已同意公开答复2条,答复时限均限制在15个工作日内。
四、行政复议和诉讼情况
市法制办已提供说明:全市今年没有发生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申请和行政诉讼案件。
五、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情况
全市没有发生与政府信息公开相关的收费。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落实不明显;二是公开的渠道比较单一;三是民生类信息产量少等。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和改进。
七、2013年重点工作安排
不断推进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一)强化管理和责任。切实把政府信息公开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健全承办机构,明确具体工作人员,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要经常过问、主动部署和检查上网信息情况。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原则,强化管理和责任并落实到人。
(二)建立长效机制。市直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已纳入市政府工作绩效考核,对没有纳入绩效考核的中省直单位也要按照市直部门的考核内容开展工作。要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制度,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
(三)加强监督检查。各级政务公开办公室要切实负起责任,通过网上浏览、实地检查,对各地、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网”进行监督检查,其结果将每个季度通报一次,对工作开展较差的地区和部门提出批评,对情节严重的责任人,交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四)加强部门网站建设。建立反馈答疑机制和办事指南,有条件的部门应开展网上审批并公开审批结果。
(五)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力度。
一是围绕社会广泛关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扩大信息公开的数量和范围。
二是抓好化解社会矛盾和解决重大事故、事件的政务公开工作,进一步畅通群众表达诉求、反映意见、解决问题的途径。在重大事故、事件的处理上,要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要求上报和发布权威信息,公布事实真相,全面客观介绍事件进展情况、政府举措和公众防范措施。
三是不断完善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的受理机制,规范工作规程,明确申请的受理、审查、处理、答复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要建立内部沟通协调机制,通过合理设置工作程序,明确责任分工,确保该公开的事项都能够公开。特别是要依法妥善处理涉及敏感问题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四是要正确处理公开与保密的关系,进一步健全保密审查机制,加强相关部门之间及行政机关内部的协调配合,既要防止不当扩大保密范围,又要防止泄密事件的发生。
五是进一步强化、丰富政府信息公开的载体和形式。加强对白山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站的维护和管理,减少和避免服务器停机、链接中断等问题。